我身在商业环境,却还是学生思维
关掉灯听着轻音乐静静的挑书放空时,我忽然意识到一件事。我与我服务的用户背道而驰。 确切地说,是我的日常与他们背道而驰。我不关心他们在做什么,我也不关心他们日常活跃的线上群落。
我以为我关心,其实没有。我所知的那些概念,是我被动接收的。我说的全是他人告诉我的词汇,不是我自己充分了解后的洞察。
所有关于用户画像的想象,只是来自于个人印象,与运营提供的词汇。
工作时间之外,我不关心他们的任何东西。这就是我如今感到倦怠和疲惫的症结所在。因为我日常高饱和,从这里有产出,且是大量产出,是应该的。
但是我没有产出,这就是症结所在,说明我没有搞透。
与他们同在,深刻的洞察与了解,这样才能真正服务好,把内容做到他们心上。这是我应做的基本功,只是我此刻才大梦方醒。
所有感觉隔的地方,是因为我自己将耗时最大的日常工作与我的无意识行为割裂开来。
这是我在挑书时想到的,我在商业环境,选的书却还是学生思维。选的书,花时间读的书,无法与日常工作真正结合。我把它归结为,日积月累总会有效果的。
不,不是这样。学到的东西,要清晰明确地列出来出来,从输入,到输出,再到验证,切实改善工作生活。到可复制,可推及其他人,形成一个完整闭环。
我一直在这个再明显不过的事实之中徘徊。我没有察觉我这样割裂的荒谬之处,所以一直在试图找平衡。
事实上没有平衡,同一个时间段,只能放弃其中一个。我放弃程度不一。
工作因为花的时间多出成果,日常读物却并没有真正沉淀下什么。反而仓促而分裂。读着那些书心里挂念着工作。
事实上不必强迫,我需要做的是在实际的动作中累积成就感,真正解决问题,而非仅仅停留在学习这个动作。
这一刻的意义,算得上真正跟学生时代道别。 深层原因是,之前的工作任务是被动接受,现在是主动出击。从被动接受安排,到给人安排任务,我感觉我逃避的自己,一点一点在苏醒。 主动出击,主动去找到症结,主动给出解决方案。主动承担起责任,而非等待。
大梦方醒。管理岗的思维,就在这一刻改变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