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哪些小众并且有趣的旅行地点?
查看话题 >回乡记——跟我去漠河找“北”
在国外时经常被问起是哪里人,许多外国人觉得自己非常了解中国,非要追问你是中国哪里的,告诉他们成都江西黑龙江东北西南,又看他们露出一脸懵的样子,多半只能给我一声意味深长的“噢~”。同样的问题拿去问韩国人,几乎一问一个准儿的来自首尔,心想哇噻果然韩国首都人士还是潮,美国山沟里都能遇见首尔人,后来问韩国朋友,原来是首尔地域涵盖面积极广,百分之八十的韩国人都能说自己来自首尔,在首尔上学工作的也说自己是首尔人。你让北漂说句自己是北京人试试。
我的故乡说起来平凡无奇,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上过学的中国人应该都知道,中国最北点,靠近北极圈的金鸡之冠——漠河。父母在五六火灾后来到漠河援建,我在这出生,长大,直到高中举家搬到云南,如今已经过去十三年了。在云南的那几年,我和同学说话时如果带东北腔,她们都是一脸不理解,那几年把普通话练得特别好,所以我非常理解南方人说get不到赵本山的笑点以及看不懂春晚语言类节目。
最近十几年漠河的旅游业慢慢发展起来,许多旅行社推出了“找北”项目,包车和自驾游也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延伸到了漠河。看完了大草原来大兴安岭看看樟子松白桦林,再往北可以到达中国北极,临江眺望黑龙江畔的俄罗斯村落。赶上特定的季节,还可以体验春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6月21日夏至节,冬季冰雪节,北极村极光,冰上越野拉力赛等等。

去程从哈尔滨出发,直飞漠河的航班是幸福航空,非常非常非常老非常非常非常小的飞机,我就坐在引擎的螺旋桨旁边,声音大到起飞后和身边的队友说话得靠喊,脑洞大开的我不由自主地想象如果螺旋桨直接飞进机舱会怎样......这小飞机起飞后不能马上飞上平流层,在下面飞了半天,稍有云雨就要延误,坐在上面感觉像是坐上了撒农药的飞机,替它捏把汗。

十几年前离开漠河的时候机场还没着落,如今每天可以承接多次起降了。同机乘客里有身穿迷彩服的军人,原来是六月初燃起了山火,这些军人是被调来打火的。每年漠河从三月到九月是防火期。小时候学校会组织我们手拿彩纸小旗走街串巷喊口号:“护林防火,人人有责!” 每个月游行好几次。某种意义上来说,漠河县城就是在1987年5月6日那次毁灭性山火后重建起来的,五六大火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整个漠河县毁于一旦,这是每个漠河人心里的痛。小时候,身为教师的爸爸和所有的男老师都会被学校组织亲临火场灭火。时至今日,各政府部门机关单位,每到出现森林险情的时候,不论是多大的领导,都要服从指挥亲自去火场指挥甚至参与灭火工作。边陲战士是森林抢险的主力军,从前是这样,这次游玩的路上还能看到一车一车地往林区火场运军人扑火。如果你在防火期来漠河旅游,被漠河人看到你在户外尤其是林区吸烟,一定会被制止,以身犯险还有被痛殴的可能。
一. 北极村


北极村是漠河的重要景点之一。爸爸妈妈年轻时每年夏天都要来这里春游,那时候的北极村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如今被整个围起来收门票。据说北极村的房价如今一平米要一万还一房难求,村民们都盖房子修民宿开饭店,开发了好些年至今还是工程不断如火如荼。这块“神州北极”石碑上的字是由雍正第九代孙爱新觉罗·启骧题写的,与三亚的“南天一柱”南北呼应。

这个小木屋是著名的“中国最北一家”,位于神州北极广场正对面。来到北极村大概会发现其实它也不算是最北一家,但是这块牌子已经注册了专利,算是独一份,从外面看上去服务员都统一着装,很像样,里面是东北式样的炕和农家院。

这个厕所也很有派头,就在最北一家对面,当年是斥资一百万打造的厕所。特意进去感受了一下,嗯......厕所毕竟就是厕所啊,就是厕所的感觉吧。在丽江有人给我介绍丽江古城里的厕所是花了二十万建的,让我一定要去体验,在漠河又有人特意带我来看一百万的厕所,厕所嘛,就是厕所咯。

除了标志性建筑,北极村的一大亮点是我们此行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我把它称之为“找北的路”,路的终点是“金鸡之冠”雕塑。这片松林叫做森林浴场,是找北栈道中的一部分,游客可以在此亲身体验大兴安岭的樟子松林。
樟子松,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高15-25米,树干挺直。主要生长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海拔400-900米的山地及海拉尔以西、以南一带砂丘地区。由于具有耐寒,抗旱、耐瘠薄及抗风等特性,可作三北地区防护林及固沙造林的主要树种。(摘自搜狐https://www.sohu.com/a/100532039_421804)

走在林子里,听风吹过的声音,可以嗅到松油清新的味道。路边松针堆里还有花栗鼠窜来窜去,完全不怕人,镜头感特别好,这个小东西甚至转过身对着我的镜头摆动作,如此卖力的卖萌赢得了我一颗坚果作为奖励。

这个北斗星的勺子也是沿途景点之一,可惜前面的很多人都埋头走路,根本没抬头看树丛里的这个大勺子。勺子底部可以旋转,八卦盘上放了福、禄、寿、禧、财、爱、智等讨喜的彩头,转动勺子即可得到祝福。勺子里可以坐人,友情提示:非常烫屁股!早晨也要小心!

既然是找北嘛,栈道边都是格式各样的“北”字,出自各个文人雅客名家之手,一路上不断出现,还总是在你不经意低头时出现在草丛里,催着人赶紧找赶紧走,好着急!

很贴心啊,途中还有路标,华盛顿的朋友,迷路了吗?你离家只有9590km啦!

星座爱好者们也可以来找找你的星座,什么你是狮子座?哦我是喵咪座的。



这就是找北之路的终点——金鸡之冠。“我的家乡漠河,坐落在中国的金鸡之冠,被称为中国北极。”这句话是我小学作文里最得意的一句,如今“金鸡之冠”雕塑也落成了。这个雕塑是由四根装饰由水波纹的柱子支撑起了一枚四面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玺”,走进看可以看到“玺”的底部雕刻着“金鸡之冠”,雕塑底部的大理石对应着刻有金鸡之冠的图章。

在北极村沿着江自驾,可以看到刻有“黑龙江”的石碑,中俄的北极边境线就设在黑龙江的江心。小时候听老师讲故事,当年渔民打鱼时,如果不小心越过了江中心的国境线,俄罗斯的哨兵会不加警告的击毙,连尸体都不会归还,听得我们哆哆嗦嗦。如今有旅行社开发了边境线游船,游客坐着游船直接在边境线上晃过来晃过去,望远镜手机摄像机各种设备无死角拍摄对岸的俄罗斯边境小村落。朋友连对面村长家的房子都能准确给我指出来,不知道如今的俄罗斯哨兵会有什么感想。


这个北极哨所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哨所,也是比较罕见的允许游客隔着围栏拍照的哨所,一般的部队哨所门前举起相机手机拍照的后果是什么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北极哨所位于北极村内,镇守着中国最北边境上的安全。每年春节,这个哨所的官兵都会接到领导人的电话慰问。致敬这些驻守边疆的可爱的人们!

在北极村里转转,远离村子的地方有一些别墅和高级宾馆,这些都是接见高级领导的哦,是的,会有非常高级的领导人(八卦脸)。


北极村不能错过的还有这个中国最北邮局。最北邮局是没错,最美是它自封的。在北极村,几乎所有的都可以称为是最北,随处可见的最北银行,最北小学,最北时装店,最北这最北那。在这里可以买纪念明信片,真正办理邮局邮寄汇款等业务的柜台在里面一个巴掌大的小柜台里。明信片不单卖,一套十张60块,可以当天寄出,也可以让营业员盖章留念,另外还有冰箱贴,纪念照打印等等,服务态度非常好!我们漠河小妹妹就是棒!

这个漠河供销社位于最北邮局对面,旅游大巴在邮局门口停下,五分钟时间邮局门口拍照完上车就走,因此没什么人注意到这个供销社。比较忐忑地走进去,赫然坐上了时空穿梭机的感觉。





你能相信在现今的中国还有这种老式国营供销社吗?我一度觉得这是刻意营造的景点,因为这里的一切都与外界社会格格不入,一走进门就走进了七八十年代。卖货的大爷听说我在漠河长大,很亲切地对同事说“这孩子以前是漠河的”。直到当地村民走进来买盐买杂货,我才真正相信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非景点供销社。
二. 市里景点
小时候腿短脚短,觉得漠河好大,走到哪里都要好久,骑车也要好久,小时候漠河连出租车都是稀奇。这次回来最直观感觉就是,漠河好小,好小,好小,似乎半个小时就能把整个县城走完。由于边境贸易的缘故,漠河在今年六月由县改成市,不知道算不算是中国最小的市,年轻人如今都不太愿意回来,整个城里剩下的只有万把人。

小时候玩儿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松苑,也是老师讲的,火灾后漠河县唯有松苑,茅厕,坟地,和清真寺幸存,当时以为是民间玩笑,现如今竟然刻在了松苑历史石碑上放在了公园门口。松苑里都是非常有年头的原始松林,我第一张会站着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拍的。

以前走在这片松林里,就可以隔绝外界的喧嚣,难得的是这片松林至今还维护得非常好,可以嗅见松木的香味,小路修葺得非常干净整洁。当然,这里也发生过一些恐怖的故事,我还是不要告诉小伙伴为好。

学生时代每年五月六号都要来参观五六火灾纪念馆。小时候参观的时候多是些图片,毫不掩饰,非常直观,非常有冲击性,为此我从小就知道火灾遇难是什么样的,在这里留下了不小的童年阴影,每次看到这个白色建筑都感觉很恐怖。这次去参观,嚯,连真实场景都模拟出来了!曾经在文字里的故事被模型完全还原里出来,配着幽暗并且闪烁的灯光,极其极其极其恐怖。有心大的家长,还陪着孩子数那有几个人这个都焦了......大型成年阴影!火灾真的很可怕,希望大家进入林区都要遵守要求,千万千万不要在室外吸烟用明火!另外,这个纪念馆中午是会闭关休息的,去参观要安排好时间。

在漠河县的西山高点上有个北极星广场,要爬这个大台阶才能上来。我家老房子就在这个广场上,当年修建这个广场征用了我们家的后院,因此我们把这个广场称为我家的后花园。广场在十几年间修整了几次,我还在漠河的时候广场上五光十色建了各种健身设备凉亭假山石子路,种了许多白桦树,每到晚上人声鼎沸好不热闹,这次来时所有设备都不见了,一个平坦的大广场取而代之,老房子因为外表破败无人修葺也被高高的水泥墙挡住,再也不是我家的后花园了。

这个初心广场的刻字落款是七月一日,我拍照的日期是六月初,回来反反复复看了几遍以为自己穿越了,朋友告诉我这是献给七一的礼物,现在最流行的口号不是“不忘初心,永葆使命”吗,回国的每个城市都随处可见这个标语,朗朗上口,连高铁上都滚动播放!初心广场建在漠河的新城区,以前就是一个想象中很远很远用来春游和野炊的河边,游人一般都不会去的。

旅游攻略上都会提到的九曲十八弯,感觉是每个自然景区都会有的景点。一条绳子拉起来的大门,朋友告诉我说是别人自家开的(有待考证),门票五十。进去就是爬上这个五层亭子,远眺大兴安岭和蜿蜒曲折的河。

虽说门票有点坑,但是景色是绝美的。眼界所及之处都是开阔的树林,风很大,有很多个瞬间,天空低得要落下来。这情景很像是在北密歇根看红叶的时候,也有一个可以登高望远的木亭子,晃晃悠悠,几个人不敢同时上去,据说可以看到周边几个州的风景。站在这个九曲十八弯的高亭上,眼力好的人也可以望向很远吧,景色与美国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亭子上下来别急着走,到旁边的林子里走一走。成片的白桦林,笔直地站在栈道两边,与内蒙古的白桦比起来,大兴安岭的白桦生的更翠绿,更郁郁葱葱,暴雨过后是更加张扬的生命力。

因为很少游人知道九曲十八弯下面有一条可以走的栈道,而且栈道的入口有个大门,即便看到了也会打退堂鼓,问了看门人,他让我们直接从门边上绕过去进去......一路上一个人也没有,暴雨将至,有刺眼的阳光从黑云里射下来,和队友紧紧地攥着两把破伞,周围是沙沙悸动的树林,有一段还要低头钻进林子里,很刺激,也很害怕,因为真的很像电视里犯罪现场的感觉!而且手机没有信号!好在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并且在回程路上看到了纯净的彩虹。
三. 吃在漠河
小时候住在漠河,几乎从来没有见过游客,仅有的几次是开春时候遇见过几个俄罗斯人,嘴上叽里咕噜脸上呲牙咧嘴缩头缩脑,看上去是冷得不行。印象中三四月份的漠河还是极冷,小时候直到五一劳动节假期的时候才能脱掉厚毛裤换上薄毛裤,最低温度达到过零下57摄氏度,反正我的脚趾即便是塞在厚厚的羊毛毡棉鞋里还是会冻得指甲淤血,围着围巾时嘴里的哈气都冻在睫毛上成了一根一根的冰晶,眼珠都冻得合不上眼皮。以前上学都是妈妈骑车载我,一次下雪天我往后车座一跃而上,哪知力道太大直接像跳高一样跃过了后车座直接躺地上了,滚了个骨碌爬起来嘎嘎乐,一点都不疼。漠河这冬天的棉衣棉裤都是家里长辈和老人手工做的,三斤五斤七八斤,大棉裤二棉裤厚棉裤薄棉裤厚毛裤薄毛裤这样。上初中时候赵本山做北极人广告,大雪天就穿个薄溜溜的保暖内衣,卖得特别贵,我们班上一个男生在需要穿二棉裤的季节穿了两套保暖内衣没穿棉衣棉裤,引起了我们在操场上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
这样的季节,想要吃到应季蔬菜水果不可不谓之奢侈。冬天来临前,家家户户都会备上上百斤白菜土豆,白菜码在窗户下,土豆存在地窖里,入冬前买上几十只鸡架,土豆炖白菜炖豆腐炖鸡炖榛蘑便是最方便易得的食物,也只有热腾腾一锅端上来的蒸腾着热气的炖菜才能温暖犒慰在冰天雪地里冻僵的身体。南方小碗小碟的小菜码能满足老餮的高水准舌头,但唯有大份大盆的东北扎实菜才能拴住东北人的心。纵然现在运输发达,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东北人的炖菜习俗还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见于各大经典东北菜中。




这是在朋友家吃的东北菜,光线不太好,我调亮了还是黑黢黢的,没错,那中间黑黢黢的就是小鸡炖蘑菇,其余的还有血肠,糖拌西红柿,木耳炒XX,蒜苔炒XX,红烧肉。这卖相实在太差了,我已经严厉批评了朋友,他表示要努力提高东北菜色相不让我失望。
想要吃到正宗的东北农家菜如今越来越贵了,上面的铁锅炖江鱼,是朋友家开的,用的正宗江鱼,三条鱼成本价要三百多,朋友农家乐里面的小鸡炖蘑菇,半只鸡就要将近两百。而且他说有些贪心商贩收了高价还会用超市草鸡。

走前一顿吃的羊肉火锅,菜单上写的是肥羊一盘,才不到二十块钱,以为是肥羊片,点了两盘,上菜发现是满打满算厚厚的一大盘羊肉!太实在了,东北的羊肉铜炉火锅真的很好吃,量足味美,比在内蒙草原上吃的还要满足。
还有一个要推荐的就是东北大肉串,我忘了拍照,说给你们听吧:胳膊长的大铁钎子串上现杀的厚实羊肉,三两块瘦肉间杂着一块肥肉,放在炭火上烤到滋滋响,肥肉的油亮晶晶黄焦焦,瘦肉焦香软嫩,盐巴撒些,孜然随手撒些,炒过的白芝麻撒上,爱吃辣的在来点儿辣椒面儿,在花生碎里蘸一蘸送进嘴里,舌头和牙齿协作裹着炙肉从钎子上撸下来,牙齿在碰撞咬合间汁水爆满整个口腔......朋友让我一定撸串儿一定要“撸”,那种把肉从钎子上拨下来特没意思特没劲,扫全桌人的兴。
四. 回程

这就是漠河机场候机室的全貌了,说是中国最小的候机厅是不是也不为过?幸好回程不用再座小飞机,有南航可以直飞哈尔滨。

没想到寻寻觅觅到处而不得的马迭尔竟然再机场有卖,东北大板和马迭尔算是东北独一份的好吃,来东北旅游一定不要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