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女孩子的男孩子到底哪里像女孩子
长相比较像女孩子的男孩,会忧心于自己缺乏男子气概,青春期时会表现得像女生一样虚荣、轻佻、反复无常。
这句话首次读到,我联想到所熟识的几位面容清秀的男性友人,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儿。转念一想,这不是在赤裸裸地讽刺女生吗?阿德勒博士,女性群体招您惹您了。
男性友人A,本科毕业进入本地引进的一家外企当程序员,随后跳槽去香港一家猎头公司的北京分公司做咨询,然后进入外企当HR。工资翻了几番,在北京买了房,工作也由自己不喜欢的写代码变成所擅长的与人打交道。A长得白白净净,瘦高个儿,比大部分不想拾掇自己的懒女人好看很多倍。他很会保养自己,每天健身打卡,晚上十点前必须睡觉因为养生,一周几次做面膜,日常routine补水保湿夏天防晒,对他而言都是家常便饭。我刚认识他那会儿,他的穿搭走学院风,白衬衫九分卡其裤乐福鞋,细黑框眼镜外加看似随意其实有心机的出门前花费十分钟抓出来的发型,让他在一众格子衬衫程序员中鹤立鸡群。后来他在北京赚了钱买了房,节庆日再回本市,外型就变得奢华起来。低调的奢华但是不浮夸。我再没见过他,但是他陪长辈打麻将时,长辈的牌搭子里面有我妈。我妈说:“哗!好夸张的!一张牌掉地上我去捡,桌下看到他的一双皮鞋,哇,精雕细琢镂空花纹一尘不染铛光透亮.....”我说:“行行行,您打住,怎么一下冒出这么多成语来了。”我妈说:“总之就是非常精致!你看你,还不如一个男生会打扮自己。”
我还可以举出来男性友人B、C、D的例子。他们的清秀卦的容貌可以轻松碾压相貌评分处于中值的男生女生。很巧的是,他们在各自的事业领域都算是比较成功的:很好的职位,优渥的收入。也许阿德勒博士可以给出这样的结论:长相比较像女孩子的男孩,在成年后的生活中会取得较大的成就,像女生一样有韧性、有上进心,不断进步。
同时我也可以举出来女性友人I、II、III、IV的例子,她们从不虚荣,从不轻佻,从不反复无常。但是这太励志了,不是我的写作风格。到底是谁在两性之间划下一道粗暴的不怀好意的分界线,然后对于天然拥有复杂人性的男性或女性指手画脚,加以讽刺?为什么男生的“男子气概”和女生的“贤良淑德”值得大加赞赏?为什么一个男生像女生就要被嘲笑为娘炮姬佬?为什么一个女生像男生就要被讥讽为女汉子男人婆?像女生指的具体是哪方面像?像男生又是指哪方面像?为什么虚荣、轻佻、反复无常被认为是女性的专属描述?
比如说护肤。像男性友人A这样爱护自己的脸的男生,其实并不少见。同时我也见过一周懒得洗脸更别说涂抹护肤品的女生。平心而论,既然这个社会在叫嚣“颜值即正义”,并且“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这个论断有它成立的可能,那么认真护肤就是一个好习惯。有这个习惯的男生女生,都在某种程度上勉力成为更好的人。并不应该用是否拥有这个习惯,来判定这个人是像男生一些,还是像女生一些。
比如说勇敢。好像勇敢属于男子气概的范畴,在平常的语境下一般用于描述男性的特质。面对蟑螂,如果你的反应是哇哇叫着逃开向别人求助,那么至少在这件事情上你算不得勇敢;可是如果你面对一只美国大蠊可以毫不犹豫地脱下鞋子用鞋底拍它,那么你大抵表现出来了一定程度的勇气。不巧的是,家里走道上出现一只大蟑螂的时候,前者是我老公,后者是我妈。我还听说过一位朋友从宿舍床铺梯级上飞身跳下徒手扑杀德国小蠊的事迹,这位朋友是个女生。勇敢是人类共同的美德,具备这种美德的人,就值得人们嘉许,跟性别不应该扯上关系。
说起来我还蛮怕一些油腻而不自知的男性,人到中年就大腹便便,基本上不运动,好不容易陪领导打一场职场篮球,就因为觉得自己给领导助攻了两次而英雄盖世,然后吆五喝六地拉上一群人下班不准回家,“是男人”就去吃烧烤。然后在烧烤摊上挥斥方遒,讥讽那些下班要回家陪伴小孩的人没前途,嘲笑那些每天晚上去夜跑的同事装腔作势,只有他,一顿烧烤将近三千大卡的他,是世间唯一铁骨铮铮真汉子。
© 本文版权归 JoyceChe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