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在哪里???
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在哪里? 有句话再耳熟不过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条起跑线,指的就是教育。 这几个月来,你已经不止一次被类似的热点刷屏—— 前有北京高考文科状元耿直表示“现在的状元都是(像我)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后有父母给不起的“800万学区房”,再到那个哈佛大学博士、知名外企HRD、央行外管局济济一堂的家委会。 你也见过太多网友的造句—— “你努力的天花板,不过是别人的起跑线”,“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人就住在罗马”。 清明节新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充分体现了家长为了孩子不惜一切代价,只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只为了让孩子学好英语,将来有个好的工作。小富之家的米塔和丈夫拉吉,想让女儿米雅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选中了顶尖的贵族学校——德里文法学校。 米塔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购买学区房,和丈夫拉吉假扮富豪,试图跻身上流社会,试图托关系,走后门,试图获得神明保佑,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使用非常手段,想尽办法追逐排名前五的学校。在得知扮富无法进入学校,而学校有25%的贫苦名额的时候,又做假资料,搬入贫民区……只为了将孩子的起跑线,往前挪一挪。 公立学校、贵族学校、学区房、各种兴趣班……,为了给自己的小孩赢在起跑线上,爸爸妈妈吃尽了苦头,不仅仅要搬家、求老师、培训、装穷、扮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给自己的小孩一个高水平教育,这不就映射了我们当下的教育问题吗? 家长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是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培养孩子,对孩子抱以厚望。可是,这么做真的能够让孩子成才吗?孩子真的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其实,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 《起跑线》中,米雅通过了除“德里文法学校”外,4所学校各种的面试,笔试,所有的成绩优异,然而却依然没有被学校录取,没有录取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 因此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眼界,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 有人说: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将来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现在往死里折腾自己,因为孩子的起跑线就是家长。家长的经济能力,学识修养,道德三观,眼界品味决定孩子从哪起跑,怎么跑,往哪跑。 财富只是表象:父母的眼界、教育理念、思维方式等隐形财富都在影响着孩子。站在父母的肩膀上更容易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重视教养与性格:教养可以让一个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一个孩子即便家庭贫穷,但若有了教养,日后便能知道如何去立足现实和发展自我。 性格对一个人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性格改变命运,一个乐观、开朗,善于交际往往容易交好运。乐观的孩子,不容易出现、陷入焦虑、愤怒、抑郁等负面情绪,而是对生活充满好奇,并愿意去尝试。 每个父母都希望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如此孩子才能有更多的机会。为此,为人父母的我们要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