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数量短语"和“才”一起只能表示数量少?

在语法教学时候,最怕遇到那种没有媒介语里与之对应的语法,一方面是因为这类语法点比较抽象,中国人是自然习得,有的汉语老师自己都抱怨,烦死了,我心里的解释语言不知道怎么转化成教学语言;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类语法的所表达的字面意义和进入语言交际中的语篇意义是不同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中国的一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道真没办法了吗,然非也。今天我们以初级语法中常常遇见的语法点“才”和“就”为例,这两个副词,很难趣直接翻译,比如说“他才开始学习”和“我们马上就来”这两个如果用直接翻译法解释,有点勉强,学生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到初级下水平,会遇到:我从小就学习舞蹈了,还有“我才明白”这些句子,学生问你,你怎么不用媒介语来解释呢?今天来给大家讲一讲怎么去讲抽象语法。
在初级语法书上,一般会遇到“数量词”与“才”并用,生词表中对于“才”的解释也是简单到可以不用写上去just/only。请问等到学生学完了“只有”“只是”“就”的时候,会怎么想。
下面是我总结的“才” 的基本用法。
说在前面,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学生词性和基本意思,从简单用法入手。抽象的词汇要告诉学生它在句中的位置,往往位置不同,意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放在数量词和数量短语前,表示数量少 可翻译成英语only/just 比如:
他才2岁。 年龄小
这件衣服才200块。 钱少,很便宜
他才一米八。 身高矮
今天才12度。 温度低
以上都是“才”后直接加数量词。
我才喝三杯啤酒。
大卫才来上海两个月。
我们才结婚半年。
以上例子是含有动词的数量短语。
2. “才”放在时间点后面动词的前面,用来表示说话的人认为对于主语来说做这个动作行为太晚了。比如:
他七点才 起床。
昨晚我凌晨2点才睡。
她34岁才结婚。
如果把这里的”才“换作”就“ 就是相反的意思,所以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放在时间点后,表示对于主语来说做这件事有点晚。
他七点就起床了。
她20岁就结婚了。
这里如果翻译成only or just 会奇怪,这里强调的是他们的语法意义。
but,前方高能预警,看下面。
他结婚才22岁。 他起床才七点。
她22岁结婚。 他七点才起床。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 “才”到底是表示早还是晚,跟“位置”有很大关系哦。
3. “才”放在时间段的后面动词的前面,表示说话人觉得主语花了很长时间完成一件事。
我花了三天才看完这本书。
会议两个小时以后才结束。
这里的“才”换成“就”意思也是完全相反的。
我花了三天就看完这本书了。
会议两个小时后就结束了。
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才”的用法和他们两者的区别,特别是“才”由于位置的变化,意义也会发生变化。
我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副词大多数虚词,不像实词又是在意义,书就是成本的著作,拿就是用你的双手得到一样东西,虚词一般是没有实在意义的,所以在讲解的时候,要总结他出现的语境和前后的规律,从简单入手,引导学生慢慢接受。比如我以前直接用“对比法”,比如:
他13岁。 he is thirteen,只是自我介绍
他才13岁 he is just 13.依托一定的语境,所以你可以加潜台词比如太小不能做···
让学生自己感受它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之后跟学生互动,你可以说,泰国的水果很便宜,让他试着完成后面的句子,这样会让学生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