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输出”?
引子
在国内时从来没有考虑过“文化输出”这个问题,当然因为自己接触到的都是本国人。可是当出国后,渐渐的碰到越来越多不同国家的人时,如何像他们介绍自己的国家便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时,“文化输出”就成了关键,因为只有有良好的文化输出才能让对方更多的了解到自己的国家。
在东京生活了7年期间在美国也呆了一阵子,在接触到许多不同国家的人后,让我失望的时候每当和外国朋友们聊起来中国时,他们的反应总是停留在“中国菜”,“功夫”,“空气不好”,“熊猫”,“舞龙”,“春节”之上,还有更多的人对于中国的了解几乎为零,对于中国近几年的发展可以说完全不知,或者和我聊起中国时,很大几率会提起香港。甚至有一次我在和一个医学博士聊天时(我们再次之前并不认第一次聊天),当我们聊到中国时,他第一个问我的问题就是中国空气还好么,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气愤。难道对于中国你就没有其他什么印象了么。
另一个例子当今年2月在旧金山时,在住的share house碰到一位法国的老奶奶,当时正直冬季奥运会晚上我们坐在楼底下的沙发上看着电视,有一搭没一搭的就聊了起来。当她知道我在东京留学时,她便非常兴奋的和我聊起了她去东京旅行的经历,提起她非常喜欢东京曾经去过两次,并感叹到那里真的非常适合居住。她还很喜欢相扑,还问我日本的小学都有在教他们相扑么。我虽然一边在回答她的问题,但是心里想着想把话题转移到中国上,毕竟。但是当我把话题转到中国时,我们聊了一些关于中国菜的话题,除此之外还聊了些关于功夫的话题之外,就没能在把这个话题进行下去。
这样的事情在长时间海外的生活中,碰到过无数次,如果要举例子的话我可以举出无处例子,在这里就不多举了。碰到这些情况,让我感到非常失望,为什么海外的普通民众对于中国的了解这么少。我们的“文化输出”有什么问题呢?
文化输出
后来去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外加自己的感受,中国目前主要的文化输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城市建设和基础建设类,第二类才是比较贴近人民生活的,像是春节,中餐,功夫,京剧之类。现在宣传的主力好像是放在城市建设和基础建设上,但除了中餐和功夫部分对京剧有兴趣之外,对于普通的外国人来说好像并不能让他们引起兴趣,所以老外对中国的印象和实际的状况有非常的不同。
另外一很多外国人并没有实际到中国旅游过,在他们的生活中也没有接触过中国现在都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就好像我在美国碰到的那个法国老奶奶那样,很多欧洲人喜欢去日本旅游。虽然日本吃的东西就这么几样,天妇罗,牛肉饭,拉面,寿司,烤肉之类,但他们懂得把这些包装好后输出到其他国家,就和动漫一样,所以在欧洲,美国很多国家他们都接触过。而动漫中又有很多生活场景,所以他们更容易理解,我呆美国的那段时间,我的室友就在看火影忍者,他说他非常喜欢这个动漫,我想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看出好的文化输出对一般人民的影响有多大了。
其实中国有很多文化可以被包装输出,就说吃好了,为什么世界上有米其林1.2.3星,却没有中国版的米其林,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我们现有的文化包装输出的话,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更好的认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