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玄书的一些记忆
照例是累的:八点三刻到,六点多离开,事就没断,最后一件还是回家的车上联络确定的。上车之前去沙拉宾,准备胡乱对付一番,没成想半个多小时都没端来,一气,转求精神,跑进书店。
早晨开始翻接二连三涌来的学位论文之前,先读了一会儿昨晚取自“学人”的《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它的第一章谈对玄学的整体观念,与其后的部分关联不大,可以单独看。里面有不少可讨论的,没法一时说;基本是在各家的议论间辨别斟酌,而后有所择取吧。但好像没有王葆玹的《正始玄学》,算是让人不能不注目的一点。但作者说现代学术史上玄学的重要性是经由汤用彤先生而建立起来的,确是知言。虽然汤先生的那些篇什,二十五年前年少懵懂时便读过(《魏晋玄学论稿》,载《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随后的这些年也不断重温,最近还是又买了新版的《魏晋玄学论稿》(三联书店,2009年12月)。因为对汤氏学术的敬意,十余年前文忠兄赠旧本《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略论》(与任继愈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虽然其品质与《魏晋玄学论稿》诸篇不可比并,也还是欣然领受了。
至于郭象在思想史脉络中的重要,个人的阅读里,现代似乎是冯友兰早年论文梳理突出的,记得还是二十五年前在继东兄从北京带回的《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里最初读到,之后还读过他附载在《庄子》内七篇英译本(外文出版社1989年)后的那篇英文文字,其后,即使专书如《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也未见如何印象深刻了。
早晨开始翻接二连三涌来的学位论文之前,先读了一会儿昨晚取自“学人”的《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它的第一章谈对玄学的整体观念,与其后的部分关联不大,可以单独看。里面有不少可讨论的,没法一时说;基本是在各家的议论间辨别斟酌,而后有所择取吧。但好像没有王葆玹的《正始玄学》,算是让人不能不注目的一点。但作者说现代学术史上玄学的重要性是经由汤用彤先生而建立起来的,确是知言。虽然汤先生的那些篇什,二十五年前年少懵懂时便读过(《魏晋玄学论稿》,载《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随后的这些年也不断重温,最近还是又买了新版的《魏晋玄学论稿》(三联书店,2009年12月)。因为对汤氏学术的敬意,十余年前文忠兄赠旧本《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略论》(与任继愈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虽然其品质与《魏晋玄学论稿》诸篇不可比并,也还是欣然领受了。
至于郭象在思想史脉络中的重要,个人的阅读里,现代似乎是冯友兰早年论文梳理突出的,记得还是二十五年前在继东兄从北京带回的《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里最初读到,之后还读过他附载在《庄子》内七篇英译本(外文出版社1989年)后的那篇英文文字,其后,即使专书如《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也未见如何印象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