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malism】【ADHD的自救】极简我的大脑
刚写完我处置所有物的几种对策,花了两小时,大脑也像做了一次整理,少很多杂念,神经递质在脑神经中穿梭得更加快了,不用总是停下来换道。
当然,也许是作为一个ADHD患者,第一次吃药,药效发作的原因,anyway,今天是九日假期的第四天,已经写了7篇文章了,把大脑里的东西梳理并写下的感觉真的太棒了。
整理我的外在空间是极简工作的一部分,大脑和内心的极简是更加重要也是我最想达成的成果。很羡慕邓布利多,能用魔杖把自己的一些记忆取出,放在冥想盆内。能保留重要的记忆,还可以分享给别人看,顺带整理自己的记忆仓库。
我的大脑总是有很多东西,四处乱窜。脑神经就像是星罗棋布的道路交通,神经递质拖着获得的各种信息在其间游走,把信息运送到相应的处理部门去。学习工作的时候本应该专心,让神经递质快速来往,但大脑里的杂念跑来跑去,肆意游走,不打转向灯突然来个大转弯,扰乱神经递质的前进,有时还直接撞车,运送的信息撒了一地。所以我总是走神,听东西听只记得某一部分,因为我可怜的小递质们又被搞得撞车了,好不容易捡回一部分信息,受伤的身体吭哧吭哧地拖着小拖车继续工作,它们尽力了。
有些同一主题的杂念相互认识,遇到对方打个招呼又跑走了。我的笔就像是邓布利多的魔杖,书写的过程中,念起无声的召唤咒语,于是相熟的杂念跟着召唤,手拉着手顺着血管来到手指,又通过笔,留存在纸上。每一次书写,都能将特定的一群杂念吸引出大脑,写得越多,大脑里原本被占据的空间就能越空旷。
但只要我还活着,能看,能听,能感受,能嗅闻,随便一种输入模式都能带来新的杂念。就像是小学做的泳池放水问题,同时放水同时进水,端看两边速度来决定最后泳池内水位高低。
有些杂念在大脑里存在太久了,久到变成老油条,找了个地方舒服的待着,懒洋洋不愿动身,看到新来的相熟后辈,才起身打个招呼。这些老油条们积累在大脑空间的四周,一点点挤榨我有限的脑容量。我的想象中,就像是很久没打扫的厨房,因为油污堆积,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的墙壁都挂完了黑黄的脏腻。好吧,又是黑黄的四壁,又是布满整个空间的道路,咦,有点眼熟啊。

想要我的大脑空间更加明亮,为我传送信息的神经递质能工作得更顺畅一些,打扫大脑可是荣登日程表的top 3.
积年累月的油渍可是很难去除的,我大脑里的老油条累积了20多年,让它们搬家是个浩大的工程。但他们也喜欢纸张,只是没有办法出来而已。书写的时候,最开始只是游离的杂念跑向新住宿,老油条毕竟懒嘛,懒久了,连行动也迟缓一些,对外界信息还不敏感,况且每次都需要相熟的杂念新人去叫他们一起出发。所以不停地输入新东西,老油条们总能等来相熟的新进杂念,拖着它们,一起搬去新家。
还有一个办法能搞定更加老的住户们——多问几个问题。有些年少甚至童年时的记忆被封存了,可能是时光的外力,也可能是我们自己主动抓住这些杂念,用力塞在角落,还“啪”地一声贴上胶带。它们睡着了,有时候翻身,会溢出一丝丝情绪。这些情绪对我们来说多是负面的,可能是难过,也许是焦虑,或者是不安。所以当我们察觉到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别第一时间压制或忽视,问问自己为什么难过,是否是那段经历导致的不安。可以直接在私密的环境下自言自语,用笔写也行。沿着溢出的那丝情绪,顺藤摸瓜,找到被封存的杂念,挖出它。挖掘这个过程肯定很疼,可就像是一颗子弹射进身体,不去管它,我们的身体可以自愈,但这颗子弹一直留在体内,时不时会让你疼一下,彰显存在感。只有把它挖出来,让那处的肉长好,才是真正的愈合。杂念也是这样,挖出它,写下它,让它安心的待在新家,才不会让你一直活在以往的阴影下。
很神奇的是,不管说还是写的方式让这些杂念从大脑出来,我们都不会忘掉它们,也又不影响大脑交通。就像是我们通过说或写的方式,把这些缠绕成线团的杂念拿出来,规整规整打个包,然后在大脑空间向外开辟一个新的小空间,再把这个包裹放进去。于是这些杂念既不会四处流窜影响交通秩序,又不会黏在墙上占据空间,还能好好的存在大脑里,在我们需要调用的时候立马现身,ama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