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钧 文学种子 读书笔记
题材选择
A适合散文的:直说的、平面的(人面桃花相映红)、闪现的,不定性的。随意赋形,可行可止。
B适合小时的:性格突出的人物、含有冲突的事件、时间复杂,并经过很长时间,有种种演变。
备注:由人性看个性,由个性看行为,是演绎;由行为看个性,个性看人性,是归纳。
作者观察人生,如果从人的性格着眼向下发展动人的行为,向上发现深藏的人性。他多半要用这种材料写小说,只有小说才能“物尽其用”。
岁寒然后知松柏后调
C适合戏剧题材的:立体的(甲有甲的难题、乙有乙的欲望、丙有丙的阴谋)。用台球的比喻。
激烈的:故事的模式 一个人,他遭遇困难,他想出办法来解决,最后得到一个结果。
一个人,他遭遇到特殊的困难,他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得到意外的结果。
在戏剧里面,我们看到极爱、极恨、极勇敢、极怯懦、极自私、极慷慨。
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均集中。
什么样的人适合体裁
散文:爱好自由、内向长于内省、只能在短时间集中注意力。
小说:化身癖、记录癖。
剧本:组织能力(文字、意象、意念、人物)写小说好比指挥别人做事,但要求并不十分严格,编剧则是驱役一群人,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一出戏像一场篮球比赛,运动激烈,队友间充分的默契,反应迅速,合作恰到好处。
”写小说时,笔下的人物有自己的意志,他要怎么做,我要怎么写。“
“我编剧本的时候,剧中每一个人都根据我事先精密的计划,他打个喷嚏都得经我同意。因为每个人物都只是一小部分,只有我统筹全局。它由许多精密细微的零件组成,任何一枚零件都符合规格,否则整部机器都要出毛病。”
写散文做怕一个俗字,写小说最怕一个浅字,写剧本最怕一个松字。
商业头脑、对群众的感应有兴趣
题材来源
作家捕捉题材时有过人的敏感与敏捷,注意力专注。
通常,你需要什么就关注什么,经常注意什么就能多知道什么。
若有一个人经过梧桐树下,恰巧一片叶子在他面前飘然坠地,而他肯弯下腰去拾起来把玩一番,这人不是小孩就是一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