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越,创造101的少女们和她们的支持者 part 2
客户因为大雨的原因今天没办法来了,所以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我打算把后面的部分快点搬上来。
今天在搬运前我要先说点闲话。今天一早有熟悉的村民私下里告诉我文被搬去了火撕组,我联系了当事人和组长删掉了帖子,然后才注意到短短的几天时间居然多了这么多人关注我,之前这里只是我和十几个村民交流的地方。
我是在创造101的后期来到豆瓣和微博的,因为我公司的小朋友和我说杨超越是女生,我要是想第一时间知道杨超越的各种消息,最好去豆瓣和微博。我不属于也不了解饭圈,但我很快发现了这是一个有着许多规则的圈子。最开始我在杨超越专组里发的贴子也造成了管理的困扰,一方面理解我的行为,一方面也因为饭圈的规矩担心后果。我尊重每一个圈子里的人,所以为了不给大家造成困扰,本来打算离开,但几个素昧蒙面的村民的挽留和对杨超越的支持让我决定留在这里。
我的文都是我想写的,我没有那么多顾忌,我搬运的文章就更是了,很多饭圈的不可说、不能说在我们这些人面前本就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要求过杨超越家的管理把我从粉丝中开除出去(我也不知道怎么开除),我有言论自由,但我没有为别人造成困扰的自由。
我确实是杨超越的铁杆支持者,但我不属于饭圈。我早就已经自请开除了我村民的粉籍,和饭圈完全割裂,所以我的所有言论和杨超越的任何粉丝团体以及粉丝个人没有任何关系。感谢各位的理解,希望各位在读我写的糟粕之文的时候可以放下自己饭圈的身份,体会不一样的追星路,对于现在和未来可能存在的对各位偶像的冒犯这里先说一句抱歉。
好了,抱歉了各位,废话结束。我昨天搬运的时候因为没想太多,以为一次能搬完,就没给大家介绍下基本的框架和搬运思路,这里先说一下方便大家理解。
这文章是一个研究人员在7月6日的内部研讨发言,在他发言的时候火少没有发生任何动荡,而且即使发生他第一时间也不知道,他的所有判断都是基于截止至24日成团的材料做出的。他是社会学者,所有的典型人物都是他观察社会的切入点,所以他的发言主要集中在社会规律上,我删掉了大量的论述(如part1我删掉了大部分关于女权的论述,希拉里的一大段只留下名字变成了个例子,同时删除了大量后现代社会的判断,本真性等理论),只保留了他对于典型人物的论述部分,也就是引子部分。所有过于专业的语句与名词、人名(如Part1在原文中存在的涉及波伏娃及理论,乔姆斯基,索绪尔等部分),也由转译的我的朋友转换成了不缜密但容易理解的普通白话,把一篇理论性极强的社会学文章变成了火箭少女理性分析文,各位如果有更深入的思考可以自由扩展。
他的发言中涉及到创造101的部分只有5点,1.孟美岐所代表的典型,2.孟美岐支持者的可能形态,3.杨超越,4.杨超越的支持者,5.零星提到的其他人。因为杨超越是后现代研究的样板人物(由我朋友建议并被采纳),所以他的论述是以杨超越为核心展开的,也就是第三点,其余都是由杨超越引出的社会现象,所以这里的孟美岐和支持者只是作为一个社会典型而存在,是为了论述杨超越的铺垫,他其实还提到了一些国外的人,都被我删掉了,所以说他并非关注或者在分析火箭少女,各位希望他对火少的发展和各位妹妹的发展进行分析的愿望恐怕不会实现。他只会对样板人物杨超越做出判断,然后观察现实与理论的异同来总结规律。所以他的点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他完全不care什么鹅啊,什么资源等等,他是社会学者一定先记住这一点。区别就是我们眼里看到的是娱乐圈,他眼里看到的是大众传播学。
OK,第二部分,孟美岐的支持者,老规矩用引号的都是他的发言。
“我没有去刻意的关注孟美岐的支持者的消息,因为我也没有办法直观的获得他们的消息,但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说,我们拥有丰富的判断一个典型人物与他的支持者的经验,政治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经验。虽然孟美岐的支持者群体的直观资料我们并不掌握,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根据孟美岐被塑造出来的社会特性,通过类比来判断出美岐支持者可能的形态,判断美岐的支持者状态不是无意义的,这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具有更加复杂的社会性的杨超越的支持者群体”
“美岐的定位一旦完成,在节目结束的时候,美岐的支持者构成,与美岐的真实状况无关,这些支持者支持的是节目中展现的孟美岐,这个孟美岐的形象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假象,这是很多公众人物的特点之一,一般来说公众人物呈现在公众面前的都不是真实的自己,孟美岐在节目的过程中完成了这种包装,这是节目的组织者给她的定位,这种在节目中大获成功的定位也许会在未来对她造成很大的困扰”
“既然我们认为美岐的支持者所支持的是节目中所呈现的孟美岐,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在节目中孟美岐定位的发展与完成的不同阶段来判断她的支持者群体的发展变化,美岐在节目中呈现的轨迹简单确定,使我们可以很好的判断她的支持群体发展和可能性状态。”
“在我们拿到的资料中,我注意到美岐和另一位叫做吴宣仪的女孩在参加节目前就已经是拥有支持者的公众人物,但这个时候的美岐似乎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公众人物的定位,这时候我认为美岐的支持者中极大比例的人只是单纯的喜欢她,是感性的。这一阶段我称之为“简单的美岐,简单的支持者”。”
“美岐在节目中并非直接登顶的,这是必然的,任何聪明的制作人都应该避免这样的情况。一个多人节目上来就被一个人统治,这样节目会变得相对乏味,其他人都会成为一个人的陪衬,不够多样性,也不存在足够的可能性,对于大众来说,排名靠前的人的关注度是高于靠后的人的,在排名靠前的人中制造悬念的效果对于传播来说会更好。”(我这里感觉到某节目的智商被diss了……)
“人群的力量非常重要,这种大众节目是做给大众看的,所以无论你做什么,都是在引导大众,而不是决定他们,强行与大众的意识反向而行是非常危险愚蠢的,所以引导的成功与失败还要看大众的反应,如果引导失败,那么这个人只能在节目中被放弃,放弃她们的是大众而非节目制作人”
“美岐具有先发的优势,使她几乎不可能被放弃,美岐除了自身的特点外,在创造101里面,美岐与另一个女孩宣仪在来之前就拥有相对稳固的支持者群体,你说什么?还有一个叫sunnee的女孩应该也具有稳定的支持者群体?这个我没有注意(这里应该是有人打断他,我朋友特意加上去的,并不在他的报告里,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重点不是关注妹妹们,我们知道火少里有好几个来之前自带粉的),这种支持者群体会节目一开始就对美岐进行各种各样的宣传,这使得美岐和宣仪获得了传播上的先发优势,这种优势我们的研究对象女孩杨超越是完全不具备的。”
“在现在的社会中,公众人物的支持者扮演着一种免费的宣传者的身份,网络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得这种宣传的影响范围远远超过60年代的明星支持者所能做到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岐最初的简单支持者们为美岐迎接来了她的第二批支持者——美岐的直观喜好者,这些人大部分应该是喜欢美岐这一类型的女生,在没有进行比赛对抗的时候,美岐还处于整个发展过程的低点,这时候喜欢美岐的人大部分只是单纯的喜欢美岐这一类型,这部分人和美岐最早的支持者汇聚形成新的美岐支持者群体,这个群体应该是一个关注于美岐本身的群体,这些支持者的主要注意力还在美岐自身上,喜欢她的形象喜欢她的舞蹈喜欢她的表演。但第二批支持者是在一个竞争类的节目中关注美岐的,所以本身的保护欲与攻击性会强一些,这个时候美岐的支持者群体整体的方向应该还是内向且稳定的,但是敏感度上升,攻击性开始上升。这一阶段,是“简单的美岐,开始凝聚的支持者”。”
“节目进行到舞台表演,美岐的定位开始完整的呈现了出来,这次表演美岐的形象定位完整的体现,这也说明孟美岐拥有完成这一定位的实力。美岐本身在东方不算突出的面孔,潜在的更加强化了“实力者”这一定位,相对于其她的漂亮女孩,面容本身的劣势反而成为了塑造她整体定位的助推器,在观者的潜在意识中,她更加纯粹、指向性更明显(这里的意思是说美岐作为“实力”这一元素的承载),具有更加强烈的符号化特征,这种符号化抽象潜在的完成,一旦完成,美岐就可以迅速的被推广开。(这是我觉得最好的一个观点,符号化)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岐迎来了她的第三批支持者,大量的支持者。”
“第三批支持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心态已经与前两批支持者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到底是对美岐的追求上还是对于符号化的美岐所代表的“实力”的追求。这平时表现差别可能不大的这两种人群在遭受到问题的反应差别是很大的,第三批支持者中追求“实力”的人会变得更加外向,更加积极的去宣传与强调符号化的美岐,关注的已经不是美岐自身,而是美岐所代表的的实力。美岐的支持者群体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会发生变化,开始变的外向,开始带着符号化的美岐四处出击,这时内向与外向的群体同时存在于支持者中,是一种矛盾的混合体。这一阶段是“符号化的美岐,矛盾混合的支持者”。“
“美岐在第二次演出后登上王座,这一刻她的定位已经完全完成,节目组织者给美岐预订的一切符号化的特征都已经具备,节目组织者和美岐只需要在之后的过程中不断的强化这些符号,这时候美岐迎来了又一批大量的支持者,这批支持者构成更加复杂,已经开始有对于最强者追随的人群出现。这部分人群追求的甚至不是“”实力”符号化的美岐,而是追求“王者”这一符号。实力还可以是并存的,王者就只能有一个了,所以美岐的支持者在融合了这样一批追求抽象的“王者”的人的时候,攻击性就会变得非常强,这一部分人会仇视一切阻挡美岐成为王者的存在,这部分人通让不容许美岐的支持者中存在不同的声音,因为如果美岐不是王者,对于前三批支持者来说,也没有那么不好接受,但对于这些追寻王者而来的人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她们追寻的是“王者”,早已不是美岐,所以她们不能容忍失败。这些人向外向内挤压一切阻碍美岐登上王座的存在。这一阶段,已经是“王者的美岐,激进的支持者“。”
“在短时间,劣币会淘汰优币,这是经济学上的一个现象。对于美岐的支持者群体在迎来部分追求王者的人之后已经完全转向外向,所有的内向型支持者群体都受到挤压,王者支持者更激进,会四处煽动,不容质疑,即使人数不占优势,话语权是占优的,大量的内向支持者要么选择沉默,要么选择离开,要么选择加入后者。这种过程完成后,美岐的支持者将呈现出第四批追求王者的人群的特点,保留部分第三批追求实力的人群的特点,完全压制住追求美岐自然属性的群体。这个时候在支持者的眼睛里,美岐是否喜欢,美岐是否适合,甚至美岐是什么都不重要,只有一点重要——美岐必须是王者,王者是唯一重要的,她们追求的是符号化的美岐,是王者与实力者美岐,不是女孩孟美岐。”
“持续的王者使得更多跟风者加入美岐的支持者阵营,这些人可能连追逐王者的想法都没有,这些人追逐的只是四处出击的快感,追求的是自己的宣泄,谁是王她们就加入谁,如果美岐不是王,那么她们就会加入王的一侧疯狂打击美岐,这个过程一旦开始,任何的理智的声音都很难让这个过程停下来,只能让它自然发展。这对于美岐的未来可能是十分危险的,即使目前没有发生什么(他只有6月24号的资料),一旦节目结束,这样的人群只能通过不断的强调美岐的王者来寻找存在感,而那些为了宣泄而来的人更是不会停下脚步,在王的羽翼下肆意的宣泄可能会是一种常态。人性,千百年虽有进步,但却不曾变化一丝。”
“美岐的内向支持者就像雪球的内核一样被挤压在里面,而雪球的表面都是激进的摇旗呐喊之徒,她们不断的出击,也不断的挤压自己的内核,阻碍着外界融入内核,一旦王者不再,雪球停下来,所有表面会瞬间散去,最终留下的还是只有那些简单的喜欢美岐的内核。”
“所以美岐已经停不下来了,她的角色已经定位,无论她是否喜欢,她必须扮演下去。我很同情她,她是节目的牺牲者,她因为节目获得了全部,但是现在要她来承担代价了,节目的策划者帮着她一手滚起的大雪球,给节目带来了需要的元素,节目成功了。美岐的支持者的形态是节目引导塑造的结果,现在,无论她是否愿意,她必须持续的扮演王者,用来稳定她极其不稳定的支持者群体,她需要这个雪球持续滚动,但谁也不知道持续滚动是否是个灾难。”
“其余的10个人在离开节目后都可以慢慢的做回自己,美岐则必须继续扮演节目中的她,承担符号化给她带来的利弊。”
PS:这就是他的第二部分,其实原文的部分要短很多,朋友翻译的时候在保持基本观点上加入了很多帮助理解的语句,相应的删掉了原文中大量专业的理论讨论。
最近关注的人上升太多,其实这不是我的本意,这里本来是我和几个村民闲聊的地方,大家看之前的文章与回复也可以发现。这些文章都不是什么能登大雅之堂的,只是随笔与一些观点而已,希望大家不要再到处搬运,我本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万千支持杨超越的人中的一员,并不想获得关注。
本文禁止搬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