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篇
整理以前的笔记,发现一些关于自我同一性的资料。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摘抄的了。但是,重看的时候,感觉又重新学习了一遍。所以整理了再记录一遍吧。之后再复习的话,看黑体就好了。
于我而言,看这些,我对自我同一性的认识,提升了一点点,即,自我同一性,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看法的确定,这种确定也是考虑到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的。
--
在精神分析中,同一性既指自我独立性、连续性和不变性的意识,又指自我具有一定集团和成员之间共同的连带感、价值观、目标追求等。对自我同一性常有不同视角的理解:有时指有意识的个体的同一感,有时指个人性格的连续性,有时作为一种自我综合活动的标准,有时还作为一种与团体的理想和同一性的内在同一性的保持。它既包含意识的一面,也包含无意识的一面;既与自我发展相联系,又与团体同一性相联系;既是自我的综合作用,又是自我综合的结果和标准。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持续一生的过程。但青年期占有首要地位。青年人最主要的任务是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包括性别角色、职业角色和交往角色。这是体现自我同一性的关键因素。故自我同一性是精神分析的自我和适应概念以及社会学角色理论的结合。他指出自我同一性病理状态表现在同一性的扩散、同一性的混乱、同一性的抵抗和反社会人格等。
新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自我同一性。指个体对自己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全面认识到意识与行动的主体是自己。例如,对自己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产生一种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和性格上的差异,认识自己在家庭、班组等团体中的地位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等。自我同一性表现为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
概括的讲,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是对“我是谁”问题内隐和外显的回答,是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相应的,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就意味着我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社会的限定和需求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思考,即自我同一性需要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复杂混合,也需要自我与社会的整合。
自我同一性是反映社会影响和自我建构的心理社会结构,也是内在自我之间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是现实自我、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一致性关系的体现,是自我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适应性反映。这一同一性结构通过认知和自我综合来组织、建构统一整体自我,在遇到新的经历和信息时不断的同化与顺应从而构成了个体生活的参照框架和关于自己的理论。
《关于自我同一性的一点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