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读写1.48梁文道·《四世同堂》
一千零一夜·梁文道·《四世同堂》(二)
概括:
本书展现的是日军占领下的北京全貌,里面的人物并非那么脸谱化的单纯。为了抗战目标而牵连无辜是对的吗?他们死得其所,所以心安理得吗?老舍并不将自己捆绑在某个【意识形态】。书中的主角多少投射里作者的想法,憎恨日本人,却又可怜某个具体的日本人。“这是战争,不敢杀人的便被杀。”他需要说服自己。
中国作家喜欢以家庭为切入,透过一个家庭几代展现社会的变迁,或者透过一个家庭的长辈与子辈的冲突,表现革命时期、新文化时期对传统的反抗和解脱。而老舍在这本书里,让人们看到一个家庭中,四代依次展开,【逐级变化】。第一代懂得妥协,只求家族长存。一个政权的存在未必比一个家族更长久,不论王权变换,依旧是自家四世同堂最美满。第二代,克勤克俭,尽忠职守,不堪受辱之后自杀。第三代,扛起家业重任,又渴望投身为国效力。这样的北京人民,温良恭俭让,却又太容易妥协。老舍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一种温存的眷恋,却又怒其不争。于是书中会有种种【复杂和微妙】的感情。
老舍属于有广泛同情心的作家,全民族如此的苦难,必得找到一个意义去安抚。通过书中第一代之口总结,这个民族需要获得新生,拥有传统的美德,也要有新生的刚毅的革命性格。战争,能够改变【民族性】。而“民族性”问题,是整个“五四”一代所有作家都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