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技巧|法学知识全靠猜?学会这几个技巧,不懂法,也能答对题!
关键词:法律知识应试技巧 五大原则
在考场上,你是否也是一看到法律知识的常识题,就迅速跳过,全靠猜?
然后考完估分的时候,自己究竟做对了,还是错了,都不知道(因为题目都没看全),而这样的结果就是,离上岸总是还差了那么几分。
在这里晓玖给大家讲五个考场上做法律知识题的小原则,不懂法,一样也能答对题!当然了,晓玖不是鼓励大家投机取巧,而且这个技巧也不是百试百灵,要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还是要打好基础才可以。学习公共基础知识本就是一个枯燥乏味的事情,大家不要焦虑,不要对法律知识存在一个畏惧的心态。
当你放下心防,走近他,你会发现,法律知识的学习其实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废话不多说,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五个原则性的答题思路:
原则一:大利益永远大于小利益,比如:人身权、财产权
大利益和小利益是什么概念呢?打个比方,假设你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很不幸遇上了强盗打劫,他让你把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给他,不然他就要了你的小命。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选择呢?正常人都会选择把钱给他,把命留下吧。如果命都没了,钱留着还有什么用呢?
在这里,大利益就是生命、小利益就是金钱,在法律上,大利益永远大于小利益,说的专业一点,就是人身权大于财产权;(说一个题外但很重要的话哈,考公的你们为了梦想而努力很棒,但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是大利益,事业是小利益哦)
随意出一道题,你们自己感受一下:
(单选)小明被人追杀,情急之下,抢了路边小红的爱玛电动车逃跑,小明的行为( )
A.构成抢夺罪
B.构成抢劫罪
C.应当从重处罚
D.不构成犯罪
小明被人追杀,那可是要他命的事情,在他保护自己大利益的情况下,抢了别人的财产,请问是犯罪吗?
原则二:弱势群体是最需要受到保护的(英雄主义)
我大中国是个民主的国家,我们的国家不断在完善法律,健全机制,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更加地民主,社会更加地公平,公平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样是公平吗?
不是的,只有不断的保护弱者的权益,才能逐步的保证公平。那么哪些人是属于弱者呢?打个比方,官和民,谁是弱者?男和女,谁是弱者?富和穷,谁是弱者?老幼与青年,谁是弱者?
带着这个思维逻辑,我们来看这一下这两道题:
1.(判断)婚姻法规定,在女方怀孕期间,中止妊娠6个月内,男方一般可以提出离婚。
2.(问答)行政诉讼中,原告是行政相对人,被告是行政机关,请问,举证责任原则上应当谁承担?
原则三:法律绝对鼓励公民做好事做善事
如果一个人做了好事,还要受到惩罚,那么试问谁还会来做好事?老人跌倒还敢扶吗?看到小偷还敢见义勇为吗?
所以,要相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法律绝对是鼓励公民做好事做善事的。
考考你们,小明是一个路人,发现小红晕倒在路上,小明立即拦下出租车送小红去医院,并且支付出租车费用200元,而途中小红的手机丢失了,那么事后,出租车的费用和小红的手机该由谁来承担呢?小红?还是小明。
原则四:恶意行为是要坚决打击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管你的恶意是大还是小,只要把你罪恶的小想法付诸行动了,那么你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有这么一个坏人,他教唆不满18周岁的小明故意杀人,对这个坏人的行为应该从重处罚?从轻处罚?不予处罚?
想一想,这个坏人他没有杀人,他只是动一动嘴皮子而已,他犯罪了吗?他需要受到惩罚吗?
需要的,他犯了教唆罪,他教唆了我们共产主义接班人,祖国的花朵去违法犯罪了,那么他的行为就是恶意的,既然是恶意的就要从重处罚!
原则五:利用生活常识来做题
这一部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我在《复习技巧丨行测常识判断不知道怎么复习?这套方法你可以试试看》中的第三点说道的有针对性的常识复习方式。
因为通过生活常识来做题,不仅仅运用在法律知识上,所有的行测常识题、公共基础知识题都能运用到这个原则。常识的积累最根本的还是源于生活,你的所见所闻。所以,建议大家再去看一下那一篇的推文第三点,我在这边以法律知识的题再做一个例子:
(单选)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 )
A.支付赔偿金
B.返还财产
C.消除影响
D.恢复原状
看到题目,不会做,怎么办?我们联想平常所见所闻,就拿最近的一个新闻来说,你是否有关注到:美国的强生公司惹来了大麻烦,由于滑石粉产品的原因,将赔偿47亿美元。如果你平时有多关注新闻的话,这下你应该能选出正确答案了吧。
◆ ◆ ◆ ◆
学会上述的五个原则,并且积极运用这些复习思维,去多做题,你的猜题也会变的很有技术含量哦!
加油!祝大家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