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话77 之 差异是一块可爱的砖头
昨晚与学姐聊了一个通宵,两倍咖啡下肚,通透了。其实我俩观念相似,在这件事情上无非等于是找到另一个自己来对谈而已。但是这种自言自语却很舒服,它能够让你在他人眼里更清切地看到自己。
学姐从一开始就不赞成我们之间的恋爱,她给出的主要理由是:我们之间差距太大,少有共同语言。这是个问题,也不是个问题。从交流方面来看,确实会因此存在一人话少而一人话多的窘境,但反观我与丫头的恋爱,交流一旦在关系深入和确定下来之后,并不成为矛盾爆发的导火索;另一方面,恋爱在初始的好感吸引驶入实际生活之后,话题早已深入俩人骨髓,默契悄然而生,我们会变得越来越相似。恋爱的终极阶段是要踅摸到一个具有一起可能柴米油盐迹象的“伙夫”,而不是一尊被单纯的好感供起来的仅供观赏、严禁触摸的“佛像”。我以为在这方面交流是一个伪命题。
上午也和孙伟去聊,巧的是,在针对同一个问题的情况下,他给出了与学姐完全异样的答案。他说:
你觉得什么是差距?什么是差异?
差异和差距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或者可以说,它是一个可以被一脚踩扁、让你俩走得更坚实的问题,是一块可爱的砖头。
怎么说?正是因为差异,才有不同的精彩,而为了要最大程度地来接纳不同享受精彩,必须给予理解和包容。差距与差异在情感色彩上最大的不同是,差距体现高下,差异只客观承认不同。以差距的心态去看待差异,妄谈理解包容,只会在单方面的优越感中越走越远。
其实,感情的最大标志就是,理解和包容吧,如果再加一条,就是互信。
无论亲情友情抑或它类情感,但凡和情字沾边的,都能在严正的客观和冷漠的标准之间找到一丝温柔的缝隙,它是一种坚硬里的弹性,像是绝地求生处境下的一根稻草,一线细小而强烈的光芒。它生根发芽的土壤,是理解和包容;如果情深一点而失去基本准则时,就成了纵容。父母过度疼爱子女叫溺爱,男生无限照顾女生,叫宠。情在这个看似一丝不苟的世界里无形中在我们周围织下了一层富有弹性和留有余地的网。
他还说,当初是我给丫头的负面东西太多了,老打压人家,虽然说的是实话,也出于一片真心,但话并不能像毛坯房一样没经装饰就入驻内心世界。
他说,我靠,你那么追求真实干嘛,只盯着本质去看有啥意思,说白了,房子的本质不就是钢筋水泥,天天吃的饭最后到肚子里不还是变成黏糊糊的一团吗?那为啥还要吃?人活一辈子到头来两手空空眼睛一闭就过去了,那为啥还要他妈的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义?天天看书的,这点道理还没我明白吗?
内心突然得到纾解,感觉一下子开阔了。近俩月来的抑郁和困惑,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甚至可以朝着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做最大的谅解:人啊,生活啊,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啊。
存在就是合理这句今古名言在这个逻辑上再次得到绝对的印证,这是一种没有态度的态度。我想,这世上之所以有人会陷入不好境地,整日与自己的坏情绪博弈,多是受自己某些观念的桎梏而陷入一种思维的死胡同了。我们自己的结只能靠自己解开。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呢?我还会是以前的状态吗?大概不会了,也说不定。这毕竟是两个人的问题。只可惜人生不曾有回头的机会,就因为这点不可挽回的遗憾,这点痛,我们的生活或许才能更踏实一些。
但我多想,多想,再抱一抱我家的丫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