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中国父母
周末陪着爱玩水的娃去游泳馆戏水,儿童池里人山人海。
有在瞎扑腾的,也有在练短程的。其中一个小朋友瘦瘦的,由父母陪着在练习憋气。结果,一个猛子下去,呛了水,孩子不乐意,小声嚷嚷说:“我不练了,不练了,有水。”啪啪啪,左手边的妈妈不干了,对着娃的头就是几下抽。嘶,看了也是疼。
不清楚别人是怎么想,对于从上小学在门前河里就开始学游泳,学到现在扑腾到泳池,还是只能换两口气的我而言,游泳并没有那么简单。暗搓搓地,我还想去报个班,据说老师版会比亲人版教得更容易学会。的确,游泳是个必要的求生技能,学也是对的,可是就因为呛水了,孩子退缩了下,就赐上如来神掌,似乎也是矫枉过正。先不说咱们要兴趣教学,或者给他创造点条件,让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去游泳班学,可能效果来得更好。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样一段:

焦虑当下(摘自朋友圈)
大家纷纷在下面留言,奶奶a说的可能是真理啊,当父母的有多聪明啊!可是,太多父母随后会讲,就是因为我们不聪明,学得不够多,过得忙碌且辛苦,所以我们牟足了劲儿,攒足了钱,什么班都给报,什么课都给听,啥活动都要给参加一下,生怕在哪个环节出了岔子,落了队伍。
那,你焦虑吗?反正我是焦虑的,看完这条朋友圈,特别想问问朋友:她家6岁宝宝上的国际跳棋是在哪儿上的?老师怎么样?时间是怎么排的?
。。。。。。
为中国买房式教育的焦虑父母,默哀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