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未知,前进才有动力和意义
作者:万象(来自豆瓣)
仰望天空,朝光年外看去

远在几千年以前,我们的老祖先就习惯用占卜的形式测命,一个王朝、一个人的命运,某种程度上来说皆掌握在这些掌管祭祀的人手里。这是人们对于天象与命途的初探索。随着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规律掌握得越来越多,在古代中国,这些观测技术也多用于服务农业。
在漫长的时间里,人类对于地球以外的地方都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与探索欲,但因为科技限制,只能用肉眼观测。我们看到的天空里,到底有些什么?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从未放弃过对遥远外太空的探究。总的来说,中国经历了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三个阶段;外国经历了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三个阶段。
及至今天,关于浩瀚的宇宙,人们虽然依然知之甚少,但如今现有的成就足以让我们初步了解宇宙的构建是怎么回事。在本·吉利兰 (Ben Gilliland)的宇宙科普性作品《从大爆炸到大终结》中,他系统而又通俗地讲解了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宇宙的诞生之初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它的生长过程(即“大爆炸”)却被今人研究得透彻。

宇宙的发源是什么,这些物质通过怎样的形式一步步演生出了各不相同的星球,这些星球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景观,之后又是如何构成一个个与我们所知的太阳系并列的其他星系,在星球之间,星系之际,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达到一个看似“静止”的状态?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生命,且产生了拥有能够研究这一切的人类?
这本书会告诉你,大爆炸之前什么也没有,不如一句“上帝创世一来”来得更简洁。在混沌之初是一批物质粒子的形成,构成了我们的宇宙。宇宙从来不是静止的,永恒也是不存在的。如果说地球是最为瞩目的招牌菜,太阳系一定是一位高超的大厨,以太阳为热源,其他行星作为辅料,周边其他物质作为调料,如此便推出了地球这道色香味俱全的大菜。
那么作为遥远星球上的人类,是如何一步步发现这巨大的奥秘呢,除了天文学家们的不断努力,还有数学这门艺术的加持,他们通过推理、数学、观测等等手段实现了各自的学说。而对于今人来说,先辈们早已提供了现成的观测工具——望远镜,能够帮助我们看到银河系以外,对于我们观测宇宙提供了绝对的方便。
仰望天空,朝光年外看去,知道未知,才能知道不足,前进才有动力和意义,这也是人们不断探索宇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