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mystery阅读(上)
近期谈谈看过的一些推理影视。国产作品《唐人街探案2》获得了少有的票房丰收,口碑也不差。看完后感觉走这类明星+搞笑+悬疑的模式会是今后推理剧在国内一大发展方向。虽然对于推理迷来说未必看得上这类比较初级作品,但就如日本动漫一样会成为很好的推广平台。不过推理部分的编剧可能是受制于剧组整体利益(以确保搞笑优先)、也可能是受制于篇幅被剪辑了,感觉BUG很多。作品有点太过于想当然制造一个意外的凶手,但实际上在过程中埋得伏笔和布局力度都明显不够,前期搞笑剧情太多,关键得第四起案件戏份太少。真凶得行为有点过于结果论,感觉像是先设定了最后得逆转,再回过头去补戏。很多行为让人无法理解,比如真凶明明可以很轻而易举得置身事外看好戏,却自愿入局花了很多精力布局去误导秦风,且在警方那里留下了大量得证据;而警方对就在眼前得证据视而不见;真凶敢在尸体上做手脚也是胆子够大,真当法医都是傻子么?总之我觉得国内片子还是太商业化,适合推广,但水准真的要打问号。下一期推荐两部台湾近期非常好的推理电影。
托马斯·奥克拉翰——《窃骨贼》(5.5分,无聊之作)
本作是作者2006年发表的处女作,07年他发表了第二部,之后就再也没下文。应该来说作者的生涯基本上从本作就能看出来,的确是很一般的作者。纽约一具女尸被发现,死者的骨头都不见了,凶手还割掉了她的手脚和头颅。令人疑惑的是,凶手这么做的同时又故意留下受害人的驾照。纽约最擅长这类案件的探长德里斯科尔负责调查,他选择了玛格丽特作为他的搭档。德里斯科尔的妻女在几年前出车祸,导致女儿身亡,妻子成为了植物人。而他在合作过程中和玛格丽特产生了感情。很快纽约海滩边发现了第二起案件,一个女学生被钉在木板上,同样的被拿走了骨头、头颅和手脚。接着第三起命案的发生,让探长备受压力。从女学生案发现场的流浪汉口中得知,凶手在案发现场进行切割,还念着爱尔兰的古咒语。一个16岁计算机天才少女莫伊拉想来帮忙,她从得到信息在网上汇总,找到了自称“上帝使者”的疑似犯人,利用互联网吸引女子支付费用给他,他帮他们找寻初恋的回忆。探长随后发现几处抛尸点都和死者的初恋有关。莫伊拉想冒充脑残粉引出凶手,结果警方扑空,而莫伊拉却反被绑架。作品和国产推理的通病一个样,堆叠大量吸引读者眼球的东西,却无法很好的组织起来一部完整的故事。作品使用了太多美国流行、畅销元素,但是写作水准却十分有限。从探长因为破不了案就有可能被发配这条来看,明显作者就不了解美国警方制度,美国恶性案件破案率极低,大城市里能过50%就是神探了,何来这种压力?其次这类案件FBI居然没介入也是奇迹。让莫伊拉去现场和凶手接头也很莫名,凶手又不认识小萝莉,何苦警方还傻逼到带她去现场让凶手有机会下手?作者加入了大量爱尔兰古盖尔人的恶魔崇拜等元素,但是描写又很简单,没有深入。还有最后玛格丽特的钓鱼执法,明知道约会对象有嫌疑,她也没作任何后手准备,也是让人觉得女警的心真大。还有开头部分,凶手的身份、名字、小时候和妹妹被父亲虐待、喜欢教他们解剖、残杀妹妹,这么多东西直接暴露在读者面前,试问整部小说还有哪里有悬疑可言?群众出版的这套心跳文库大量收入了美国连环变态杀手系列作品,只有几部真心不错,但是本作实在让人失望透顶,选书的人是怎么干的?在过去15年,国内很多出版社有不少欧美冷门的悬疑系列,比较好的安徽文艺的”欧美畅销推理罪案小说“ 、新华出版社的”欧洲十大推理作家系列“(自己命名的)、 百花文艺的”美国当代畅销书译丛“ 、陕西师范大学的”迷离悬疑系列“ 、上海文化的“ 世界畅销书金库”、湖南文艺的“博集·外国文学馆” 、广西人民的“麦林推理”;选题较差的有贵州人民的"世界最新悬疑推理小说“、本作所在的系列;浙版数媒的一批电子书系列还没怎么看过,不清楚水准;当然群众的爱伦坡奖和金匕首奖系列水准也不差。将来有机会得做个整理(不过等我整理好估计这批书也找不到了)。
海堂尊——《阿里阿德涅的子弹》(7.5分,喜欢之作)
2010年本格推理排行榜第17位。
内地引进了6本他的作品,其中5部医学推理,本作是我看的第四本(其中有一本是台版、内地未出)。第一部得前160页比较无聊,东城大学进了一批昂贵的MRI,一天晚上厂家派驻的调试员友野在地下室的AI画象诊断室内突然死亡。同时东城大学为了新成立的AI中心主任位置展开了争夺,最后系列中男主田口公平出人意料当选。但随后的副主任和观察员双方为了平衡,出现了大量入选者。警方为了验尸到底维持传统方式还是支持新出现的AI(死者画象)也和院方有很大争议,认为院方用AI验尸会泄露办案机密。第二部,中心第二次会议当晚,田口、厚生省观察员白鸟、以及警视厅警视宇佐见听见地下一层有枪声,当宇佐见率先赶过去看见院长高阶拿着枪,原警局局长北山在MRI的“哥伦布蛋”室内被枪杀,宇佐见声称制服了向他开枪的高阶,高阶随后昏迷不醒。警方调查后发现高阶手里的枪就是凶器,而且他手上也有硝烟反应。但奇怪的是,MRI设备有着非常强的磁场,在其5米范围内金属都会被吸附。死者在蛋内,高阶必须在5米开外准确击中死者眼睛。加上此前北山发现高阶在购买设备时有收受贿赂的嫌疑。警方决定3天后批捕,届时东城医院将遭到致命打击。田口和白鸟组合必须在3天内解决案件。本来以为和以往作品一样,是以医疗社会派为主的作品,但是本作却是一部包含了2个现代诡计的本格作品。尤其是第二起案子,案发时现场很封闭就这么点人,因此也算半个密室作品。而最终的解答很巧妙的结合了当代科学知识,且这个知识也没有那么的晦涩难懂。利用这样的诡计,作者将非常老土的一种密室解答包装的十分新颖。在这个案件结束后,第一起案件也出人意料的有了新的解释,也用到了一些科学的知识来包装。总体来说本作非常的出人意料的好看,非常经典的本格。唯一稍显遗憾的是,作者在第一部多达160页的动机铺垫很沉闷无聊。
劳伦斯·布洛克 ——《酒店关门之后》(7分,喜欢之作)
入围1987年安东尼奖、麦卡维蒂奖、夏姆斯奖最佳作品奖。
本作是布洛克的马修斯卡德系列第6作,发表于1986年。该作出版继4年前《八百万种死法》大热后再度重磅出击,虽然没有得奖,但同时入围了三项重量级奖项的决选。本作虽然案件本身很一般,但是却极具纽约地下文化。作品时间是写作的10年前70年代中期。马修和朋友在莫西里酒吧喝酒,期间两个持枪蒙面人进来抢劫,从吧台保险柜里劫走了金额不明的钱款。酒店老板莫西里兄弟对外悬赏1万美金买凶手的下落。马修的酒友蒂勒里的太太凌晨在家中被刺杀,家里还被洗劫一空。几天后警方抓到了两个从中美洲来的小混混兄弟克鲁兹和赫雷拉,从他们家中搜出了大量的被窃物品。他们承认有收到蒂勒里指示去他家偷窃,而蒂勒里可以通过保险获赔,但坚持否认有杀他太太。警方则认为有可能是蒂勒里谋杀太太,但他在案发时和小三卡罗琳在一起。蒂勒里找到马修,希望他能私下调查洗清他的嫌疑,以便能继承他妻子家留下来的遗产和巨额保险。同一天马修经常去的小猫小姐酒吧的老板斯基普也找到马修,他家私下记录的账簿在酒吧内办公室不见了,一旦有人将账簿寄给国税局,他的酒店过去几年通过收现金逃的税都将曝光,酒店也会面临灭顶之灾,他希望马修能帮忙解决事件。马修和卡罗琳有了一夜情,但案件调查并无太大进展,除了查到克鲁兹一堆过去杀人的黑历史外。同时马修过去的同事调查此案的警探也承认他们无力起诉蒂勒里。此时勒索斯基普的电话也来了,要求5万元换取账簿。马修陪着斯基普去凶手制定的教堂地下室交易,顺利拿回了账簿。事后马修从那晚的一些线索中成功找到了犯人,同时也一连串的解决了三起委托。本作中三个案子第一个相对一般,基本上就没花力气。第二起案件也是冷硬作品中常见的梗,但是最后马修处理手段却非常冷。第三起案件相对比较精彩,虽然没有什么逻辑推理的元素,但通过马修四处跑动调查成功的揪出了犯人,这种行动派丝毫不比传统推理逊色。我个人觉得本作精彩之处还是在于纽约地下社会的描写,表面上大家都是酒友、酒吧老板、律师等等,但在一些真相大白后,尤其是当很多事无法通过警方去处理的情况下,大家都彼此在背后下黑手,甚至故意设局让对方自身自灭。这种冷酷不仅很符合冷硬作品的一贯风格,也反映了70年代美国社会地下文化特点(这20年也是美国黑手党最嚣张的时期)。总之,布洛克的作品到目前为止,看的还是感觉和文化,能不能喜欢上完全看个人自己体会,无法用语言表解释。
湊佳苗——《为了N》 (6分,一般之作)
隔了很多年没看凑阿姨的作品,之前看了她的前三部。本作是她2010年发表的第四作。野口夫妇陈尸家中:丈夫头部遭烛台重击,妻子死于刀下。现场有四名目击者:杉下、西崎、成濑和安藤(都是同乡或者同学)。六人姓名的开头字母都是N。杉下和安藤在冲绳旅游时遇到了野口夫妇,大家迅速成为了朋友,巧合得是安藤正好是野口手下。奈央子流产,野口在家门口外面加了一把锁,但公司内传言奈央子有外遇,野口是为了防止她私奔。成濑正好在一家星级饭店内打工,有上门服务功能,于是杉下帮野口夫妇定了一桌家庭服务。而案发当日,大家都陆续到了野口家,西琦也准备送花上门,却发生了这样得惨案。案发后,西琦向警方承认自己是凶手,原本想带着奈央子私奔却被野口发现而杀人,被判了10年。10年后,现场的四人通过回忆,陆续还原了当时缺少的各自没说出来的一部分真相,重新还原了案件。上一次看凑的书还是12年,之所以隔了那么长是真心觉得她的书太千篇一律,过于讨好市场非常大的主妇口味,而在推理方面没有一点进展。所以在日本,凑的书卖的很好,每年文库本前50位每年都有她1-2本书,而在推理榜单上,她除了处女作外,其余真心成绩一般。本作同样是这个问题,可以说作品最多也就是一个短篇和中短篇的体量,愣是谎言加回忆,无数的重复内容,撑起了200多页的水。一直到最后每个人把各自隐藏起来的一段回想出来,完成了案件最后的拼图。但是这样的写法真的有意义么?案发房内实际只有4个人,2个死者,1个认罪,剩下1个既无动机也没能力杀人,其实可以选择的真相并不多;从动机角度讲,无非就是因爱杀人,只不过最后的悬念是到底是因为谁为了谁而杀人而已。唯一比较复杂的是涉及6个人的恋爱关系。所以我是真心欣赏不来这类日系爱情推理。虽然后续我还会看凑的书,但是感觉上很难会给她高分。
费里克斯·J·帕尔马 ——《时间的地图》(6分,一般之作)
2010年度周刊文春推理排行榜海外版第19位。
本作是维多利亚三部曲《时间地图》、《空间地图》和《混沌地图》的首作,也是国内唯一引进的一本。作者生于一九六八年,擅长写科幻和奇幻作品,本作完成于2007年,曾获得2008年塞维利亚市雅典小说奖。第一部故事开始于1896年,安德鲁是个英国伦敦的富家子弟,在八年前,由于表哥查理斯买的一幅妓女肖像画送给他父亲,使得安德鲁因画爱上了一个在白教堂区的街头妓女玛丽。安德鲁天天晚上沉迷于向玛丽买春,而就当安德鲁打算带着玛丽私奔时,这段故事最终结束于一场凶杀案,玛丽就是伦敦开膛手杰克的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牺牲者。虽然在某个不知名人士的密告下,开膛手杰克随后即被逮捕,并送上了绞刑台,但目睹玛丽惨死的安德鲁始终没能从打击中恢复,终于在玛丽死去满8年的时候决定在案发地了断自己的生命。查理斯关键时刻出现告诉安德鲁伦敦有个默里的人开发了时空机器,可以穿越到2000年去看幸存人类和机器人大军对决的景象。两人来到默里公司,但默里无法带他们去过去。随后安德鲁找到了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写《时光机器那位》),用了他的时空机器回到8年前,抢在杰克去玛丽家之前枪杀了他。但当他回到现实后,发现玛丽依旧不存在。第二部,郁郁寡欢的富家小姐克莱尔被姐姐拖着去默里的时空机器,看到了2000年时人类英雄沙克尔将军和机器人领袖决斗场面,瞬间爱上了沙克尔,甚至一度想留在2000年。回到现实后,扮演沙克尔的汤姆无意中在路上遇到了克莱尔,只能谎称是穿越回来把她遗失的伞送回来。屌丝男汤姆编了一个大谎言约炮成功。然而他之后不得不求助威尔斯帮忙圆谎。在威尔斯的帮忙下成功将这个谎圆回来,就在两人彼此内心都在压抑自己感情之下,默里派人开始追杀汤姆灭口。第三部,伦敦街头接二连三出现死者,都似乎被一把灼热的剑捅穿身体,警探认为是2000年的人甚至可能就是沙尔克将军偷偷溜到现在的伦敦行凶,要求默里配合将警察送到2000年在其穿越行凶前逮捕凶手,改变历史。默里威胁威尔斯找到凶手。此时威尔斯发现所有死者旁边都有一位作家未发表的作品内的语句,包括他刚完成的《隐身人》。一个叫马库斯的人召集了威尔斯、斯托克等作家,告诉他们他是从未来穿越过来,但有人破坏了历史让这个世界抓到了开膛手杰克,还试图骗取几位作家的手稿并阴谋杀了他们,变成自己发表。马库斯希望他们将手稿都交给他保管,同时引出破坏者。而当威尔斯回去后却收到了未来的自己信件,告诉了他真实世界的情况。作品构思不错,但是并不好看。三个故事都是围绕着时空穿越的题材来写,看似独立,实际上发生的时间互相交错,彼此又有一定关联。但是我认为作者太注重表述想要表达的内容,忽略了作品本身的趣味性。可能是日系作品看多的缘故,我一直期待着最后一部剧情发展能和前两部中的某些伏笔有呼应,甚至能有点惊人的逆转。但是很可惜的是什么也没看到。比如最后汤姆突然出现劈死马库斯有点突兀,在第二部中完全没有衔接点。所以如果在第三部没有很好的收尾,以这三部单独来看,只能算是很一般的科幻小说。此外本作在日本被归类于推理作品,我个人感觉也是有点混乱。虽然作者是加入了很多元素,但是这方面处理的并不好,比如开膛手杰克的被抓与否,并没有和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有很好的结合。总之让我看完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