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1
洗碗的时候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
仅对于考研政治来说,分高一定意味着政治过硬吗?考研政治作为一门必考科目,其地位重要且尴尬———研究生必须政治觉悟过关,但又不能使其成为考研的绊脚石。所以除却马原外,其题型大多是“某某战争,会议发生的时间,地点,突出贡献“等的记忆题,这一方面使得准研究生们对历史,政策方针有些了解,又不至于需如文科生一般大力钻研。
不由觉得这和语文有些相像。初中时记得老师曾提起,部分专家提出语文考试改革,只写一篇作文。这样的想法确实是a mixed blessing,想法的初衷却是不错,因为年龄越大,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应在作文中最得以体现,但弊端在于,语文同样作为一门尴尬的学科,不能拖了部分偏科同学的后腿,在如今这个作为都讲究格式的应试时代,作文评改主观性太强,分数难以严格把控,这种想法注定是不可行的。况且作文此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很多时候,就出现了一种,分数不能体现真实水平的尴尬局面了。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