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11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昨天读了暗夜流光的《十年》,一直都在想高郁和李唯森的事,在这里挖个坑,等这段忙过了再读一遍,好好写一下。暗夜流光已经走了,愿她在天堂安好。
两个月后的填坑:
《十年》这个故事,如果我再早四五年看,估计也会像许多年纪较小的读者一样,认为李唯森对高郁的伤害不可原谅。高郁很早就非常清楚自己对李唯森的感受,在90年代的大环境里,非常痛苦地压抑自己。而李唯森只是以一种寻欢的心态和高郁发生了关系,第二天就去找女朋友,后来又结婚生子,两人几经波折,都是因为李唯森立场不坚定,显然是李唯森负了高郁的一往情深。
但是小说是从高郁的视角出发,读者自然就看到了高郁的九曲回肠,却忘记了在李唯森的视角里,只能看到高郁所有深情的冰山一角。高郁强烈的自尊让他没有办法在李唯森面前暴露他所认为自己脆弱的地方,他结成一个茧保护自己,又希望李唯森能够撕开他的保护层,事实上高郁从未对李唯森做过明确表示,却期待着李唯森的回应。这是李唯森做不到的事情。李唯森看到的高郁,是冷淡、神秘又无法捉摸的,他被这样的高郁吸引,却又无法确定这种吸引意味这什么。一个90年代的直男,很多事情甚至都没有在他的想象中出现过,他像所有人一样找漂亮的女朋友,过中规中矩的日子,人生没有波澜的展开。如果在漫长旅途的结尾他非常想见到高郁的脸以至于一下火车站就直奔他家,他也无法立刻醒悟,原来自己已经堕入情网。
所有人都知道高郁爱李唯森,但是李唯森不知道。李唯森爱高郁,李唯森用了十年才知道。在高郁,这个故事是求不得,意难平,在李唯森,这个故事是漫长的求索和觉醒。
两者之间,反而是李唯森更勇敢。文中李唯森有多次尝试和高郁缓和关系,但都被高郁推开。在高郁的心目中,有一种理想而纯粹、不存在中间状态的爱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对爱情的幻想有多热忱,发现李唯森没有一样热烈地爱自己的时候就有多绝望,并且从此心灰意冷。他无法理解对于李唯森来说,这是一个从混沌逐渐到清晰的漫长过程。
人世真正的悲哀就是:没有人可以责怪,也没有人可以原谅你。无人不冤,有情皆孽。所幸最后李唯森带着孩子去找高郁的时候,高郁还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