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的王国》
华德福系列,由云门清推荐,我本身是排斥这种带有明显的说教和填鸭式的教育的。华德福并没有传说和想象的那么出色和优秀。实际是问题多多的。
但这本书的对我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此。恰恰是在序言作者所不喜欢的人智学的基本概念上,我反而读出来了新的体验。
1)将教育内容图像化
我在书法上的不进步。是不是因为我只想把这个单纯的字的字形写好,而忽略了这个汉字本身在说文解字里的篆书体现出的图像化的效果。三十二玉音,我是不是只翻译了它的字形,而忽略了文字除了其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个图案,才是天文本来具有的意义。于是,经由这种表达方式,文字就再度具有了灵魂的特质。就完成了我与这个文字,书法之间的交流的过程。
2)由整体观到零件观
13至14世纪以前,很少有人强调从零件去组成整体这种观念。伟大的建筑师大多是由整体的观念来建造的,然后再分解到零件层次。这种以零件起头的方式是后来才进入人来文化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由零件到整体,而不是由整体到零件了。
你看,这45里面可以找出来几个5,言及与此,想起了邱振中课程中的线条练习。也不是全无道理的。至少也是在一定意义上的整体观,是我们在书法教育中所忽视的方面
3)自然的灵动
很奇怪的是,在练习书法的时候,虽然我也知道要去欣赏赵孟頫的美,但是经常会落于研究赵体技术的陷阱。这是不是成人练行的悲哀。写字的时候,我们无法在内心升起来那种内在的喜悦,内在的喜乐感受,线条。图像,移动 。连接。对我好像都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不是由内在去体会的。而是用头脑去分析的。无法得到更多的感受的连接。
空间是人类觉知到最实在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在空间中。这些活动乃是人类试着在空间中发展出个人与空间的关系。并尝试在空间中得到平衡。
和阿蔡聊她做勺子,我想我还是会迷失于如何像老师写的那样好。而忽视了在练习的每个阶段其实都是好的。指导的原则一定是书法字体的活力。而不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