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感/快感
“你出去之前心态挺简单,怎么出国一个多月就想的那么多了?“
搬家到Pyrmont,房间里很冷,早上起来继续做一碗燕麦粥然后开始一天的生活,在家又投了几封简历,也开始鼓起勇气尝试打电话联系HR,虽然都没有什么音讯,但是也算是完成任务。拿着简历走出家门像往常一样‘趾高气昂’走在街上,企图掩盖自己内心的忐忑和不安,今天的角色不是走进去优雅地点个brunch,而是要问出一句:Are you hiring waitress right now? 几次我走在十字路口忐忑不定,低头假装看手机,不敢迈出那一步,可心里却不断告诉自己,必须试一下,这周必须尽快找到工作,要不然就没钱交房租了!问的第一家,店员嫌弃我只做3个月,只是留下了我的简历;第二家,温柔的店主说现在暂时不需要人手;就在我准备放弃要去超市的时候,我看到一家不错的咖啡厅,但是貌似里面的都是barista,在门口转来转去,最终还是逼自己去店里问了,然后就和店长聊了一下具体情况准备2小时的试用。
晚上和爸爸打电话,企图寻找一些想要听到的答案和回答,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心态再继续折磨自己。爸爸一针见血的几个反问句和回答正中我的要害。
“你是不是觉得在国内好像公司里有一席之地挺有价值的,出了国找不到同样的工作就没价值了?你觉得做服务员就低人一等了,你怕别人问你去国外都做什么,但你为什么又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呢?你觉得这些都是社会阅历,好像不能成为工作经历,但很多事情你现在看不出来,今后才能看出来。你想着现在的工作经历等到回了上海没有用,但你都还不知道回上海会做什么,你为什么要去担心未来没发生的事情呢?你觉得出来这一个月挺适应,就觉得自己好像应该找到个什么样的工作,但这都是你自己想的,用人单位可不这样想,你想你当时去上海,你觉得自己不错又很适应那里,但一开始你找到心仪的工作了吗?那你最后获得的是不是你凭自己努力得来的呢?可这都要过程啊,很多人能力很强,但不适应这里的食物环境和人际交往,他也没办法呆在这里。”
“心态简单一点,出来就是要多看看体验一下不一样的生活,看不一样的世界,别给自己那么多压力,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想象中那样。你最重要的不是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是适应这里的环境,养活自己,不生病。所有你经历的这些最后都会在你身上体现出来,最后都会变成你的能力。你比别人强的,不是因为你能力真的比他们多多少,而是你敢闯。价值不是你挣多少钱,你位居高官,价值在你心里。活得开心,别想那么多。“
我好像道理都明白,事情也在按部就班做着,但就是心态,不平衡的心态一直绑架着我,让我沮丧迷茫并对未来产生恐惧。我知道这样有悖于我的初衷。我想出来好好享受我的生活,找到新的自己,找到生活的平衡点,找到人生的可能性,所有的一切却因为自己虚荣心作祟目的性太强而大打折扣,结果,是我自己把自己的生活变得复杂,不开心了。就算我达到了我的目的,我也不会让自己坐享其成,而是告诉自己,你必须要有个新的目标了,这样你才能成为更好的人,不能浪费时间。可实际上走过一路的我回头看,最浪费时间的,是我在追逐的过程中从没有让自己过得舒坦,我总是用不满足于现状和敢拚的精神绑架了快乐的自己,让我无形在过程中背上了很多压力,这样就算达到目的又怎样?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在不开心上,本想这样做让自己更快乐,可却让这一切大打折扣。我会陷入到一个可怕的状态,就是‘做什么都不开心’,因为你做完了你要做的事,而不做那件事的你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你挣扎着企图依靠一些其它的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谈个恋爱,多交些朋友,但你发现那些都不能带来快感和满足感,而只有当你有了新的目标时,你好像又活过来可以用新的理由督促和鞭挞自己。其实也许,我每天的自我责怪和压力是我用痛造成的快感,通过一种‘我正在拼搏,我正在痛苦的努力’,让自己以为自己在进步,在离达成目标更近一步,在成为更出色的人。而当我达到目的时,我却质问自己,为什么不开心?可在没有一个新的目标出现造成新的痛/快感前,我没有一件事能让自己真正舒坦着,所有的舒坦更像是痛苦过后才能有的奖励。
是时候我应该明白,不责怪自己,更享受生活的自己,做了更多的事情,才能离目标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