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画 自恋:用想象的完美来补偿自体的缺陷
自恋,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一种夸大和膨胀的自我形象。
自恋者认为他们自己更好看,更聪明,比别人更重要,他们也理所应当要有特殊的待遇。自恋中最阴暗的部分,是经过长时间后才显现的。
心理学家区分了几种形式的自恋:
1浮夸型自恋
它的特点是外向、强势和希望得到关注。浮夸型自恋的人希望得到注意力和权力,有时候作为政客、 名人名媛、文化领袖。
2脆弱型自恋
文静且内向。他们对待遇非常敏感,但是容易被威胁或者被怠慢。
3自恋型人格障碍
这种形式的自恋,被界定为一种心理障碍”。发病率1%—2%,多为男性。自恋人格障碍的多种特质,包括自视清高,难有同情心,特权意识、需要被尊重和关注。是什么导致了自恋?
基因:根据两项研究,基因成分导致了自恋,虽然我们还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基因。
外在环境:如果家长把孩子捧得很高,那么他们的孩子就可能变成浮夸型的自恋者。冷酷的控制欲强的家长容易培养出脆弱型的自恋者。在注重个人价值和自我推销的文化中,自恋程度也似乎更高。
最近,社交媒体极大地提升了自我鼓吹的可能性,不过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社交媒体导致了自恋。但是,它为自恋者提供了一种去寻求社会地位和关注的渠道。
自恋者能不能修正这些问题?
任何可以帮助自恋者客观审视自己、关爱他人的事,如心理疗法或增强同情心的训练都是有效的。难就难在,有自恋人格障碍的人难以不断地自我努力和自我完善。
⊙版权声明:文章及图片内容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4_4v4�4��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