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关于人
说实话,一开始听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是不想去看这部电影的,猜测这大概又是一部传统的中国喜剧片,卖的是无厘头的笑点,和浮夸。
一直甚感中国电影行业的无力,不管是从演员的演技,还是主题的选择,抑或是从电影美感的设置,都觉得好片难得,不是情节造作,就是演技尴尬。缺乏让观众思考和领会的空间,电影和电视剧的差别就只在长短,电影几乎成了电视剧的浓缩和精简版,而在主题上,无任何思想的升华,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国影片可以从一拍到二甚或三,毕竟没有什么值得深想的主题,一部接一部地无何妨害。
药神在网上引起了很多热评和争议,但是接近满分的好评体现了国人的审美偏向,既有泪点,又有笑点,既有理性,而又感人至深,同时还不乏深度,谁不爱?
徐峥饰演的程勇有三个阶段的转换,首先是一个油腻而无奈的中年男人,交不起房租,卖不出去精油,面对无法给儿子安稳生活和无法给父亲优质的医疗照顾的双重压力,为了挣钱,他贩卖低价印度格列宁,游走在法律的刀刃上,他有一群坚定的白血病同伙,或许此时他和他们的目的不一样,如黄毛所说,他是为了挣钱,而他们是为了让自己和更多白血病人活下来,这也就是为何程勇提出不再继续卖药时,他们的反应如此激烈,这是一种被背叛和抛弃的感觉。一年以后的程勇是一家服装店的小老板,剪的头发精神了不少,眼神里的那种迷离和彷徨也消失了,然而再见到昔日同伴因为买不起治白血病的药而饱受折磨,痛苦死去,看到聚集在门口的那些渴望的眼神,他做出了一个感人的决定,以原价售卖印度格列宁,在货源中断,药价提高以后,依旧以原来的价格,自己来填补亏空,甚至联系了外省的病人,他的行为已经与盈利无关,用程勇的话来说“就算是我补偿给他们的吧”,这本不是他的责任,又何来亏欠和补偿。最后程勇从狱中走出,答应警官去喝两杯,以后会怎样我不知道,或许继续去卖精油,god bless .
程勇的形象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看起来像是从人到神的飞跃,前一阶段的市井气十足,如同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一头蓬松的脏发,油腻的脸,最入戏的是眼神里的恍然无奈,当他因为没有钱支付父亲的医药费,而只能把他放在车子后面载他回去时,从汽车前视镜里看见的躺着的他父亲苍白的脸,让人触目,而他坐在驾驶位上叼着根烟,皱着眉头思索,这是这个社会中年男人的苦闷,徐峥真是演技炸裂。他会时不时爆出粗口,他没有什么人生价值追求,也并不是想要普渡众生,人之为人,就是为的一个生活。促进他这一转变的是什么我不知道,或许是昔日同伴吕受益的死,是弟妹对他的不原谅,或者是门口几十个需要药的病人,或者是剥橘子的黄毛,或者是心里的亏欠,抑或是心底的道德律,说不清楚,在看的时候,我甚至在想是因为他业已丰实的家业,他已无需借此赚钱,甚至亏空得起,才有这种神一般的气度。
剧中的笑点很足,泪点也不少。剃了头的黄毛,已经买好了回去的车票,想要见见家里人,但是为了让程勇躲开警察的追捕,开着他的车子冲了出去,和前面的情节对比才能感受到人物情感的丰富以及这一情节设置的巧妙,黄毛以一强盗的形象出现,后来加入了他们的团伙,话总是不多,腼腆的讪笑着,傻傻的将自己的药分给同伴,而后程勇提出不想卖药以后,他干了一杯,摔碎了杯子,这是他好不容易才融入的团体,这对于他是家一样的存在,而程勇对他似乎是一种背叛,程勇的自私让他对于生活的热情迅速熄灭。而后在程勇以原价卖药时,他原谅了他,听了他的话,剃头回家。后来他开走了程勇的车,是他的报恩,这样少言而木讷的人,或者他不会跟你说谢谢,但是你的好都会记在心上,一有机会,他可以用生命来报答。
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可以看到这部片子不一样的精彩,我执着于人性,人性是最难琢磨的,同时也是最浅显易懂的,生而为人,而这一生或许都不知道人之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