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摇启蒙星之台湾后摇甜莓号
第一次接触后摇,是在2012年听甜莓号,他们是来自台湾的一支传统后摇乐队,乐曲风格明亮清晰,当《河边建筑鼓噪》前奏响起的时候,总是会让自己联想到黄昏下的河边,可能是有邮轮,有广场乐手,有机敏徜徉的白鸽,夕阳的余晖洒在鸽子的羽翼上,好像是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战袍,当它们鼓翅飞翔,是白天的结束,也是黑夜的开始。
整个曲子时长9分41秒,由电吉他和鼓点带入,可以说鼓点的节奏是整个曲子的灵魂,他把整个城市的躁动完全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电吉他的切入是引导曲子风格转换的舵手,是电吉他的高亮音色加入了乐队对于后摇,对于音乐的理解。
后摇就是这样的一种乐种,你不知道下一秒曲子的走向,你不知道她会把你带入怎样一种氛围当中,她颠覆了传统摇滚对于音乐基调的限制,给了乐队和乐迷们更加自由的空间,不管是在创作上还是在感受上。请容许我用“她”来形容后摇,因为她的多变,因为她的多愁善感,因为她的不确定性和可塑性,我觉得后摇就像一个神秘莫测的女郎,你可以通过相貌,气质去联想她的过去,她的经历,但是你却无法真正的去了解她,掌控她。
《河边》以电子噪音的音色作为结尾,我觉得这是乐队对于城市,对于鼓噪所加注的最后的注脚。
“所有喧闹最后终将归于沉寂”,生命有华丽的开始,也有安静的结束。
还有一首《月娘总是照着我们》,是我自己很喜欢的一首,这首曲子不如《鼓噪》和《南方蝶道》一般出名,但是我总是偏爱那种冷门的,却又神奇优秀的个体。在古时候的中国,我们的祖先们,总是对月亮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感,不管是诗仙李白,还是文豪苏轼,他们都有对于月亮的千古名句。月亮寄托了几千年来文人对于摸不到,触不着,但却真实可见的一种梦想的切身感受,他们会膜拜它,同时也痛恨它。曲子中所表达的“月娘”,正是这样一种心之所向的牵引力,它时而温柔可爱,让你觉得触手可及,时而暴烈冷漠,让你觉得遥不可及。《月娘》总体说来还是带有强烈甜莓号风格的作品,音乐后半段开始会加入很多乐器的混声,与开始的安静沉着有很大的不一样,它的结尾一般不会趋于平静,而是以强烈的鼓点或是反复弹奏的电吉作为结尾。
第一次写关于后摇的体会,之后会陆续的推出后续篇,对于后摇来说,它不像朋克那样的斗志昂扬,愤世嫉俗,它不像说唱那样对于名利场有与生俱来的追逐感,它不像传统摇滚那样风格局限,不会哭天抢地,不会行色匆忙。它更有一种对于生活的超脱感,有点自说自话的傻气。而后摇对于我,像是一面镜子,是独处的时候审视自己灵魂的一种契机,通过它,我会和自己对话,会发现更多自己的可能性。
总之,这一期以甜莓号做为开端,下一期主要介绍cicada,同样来自台湾的一只古典后摇。犹如蝉般高雅。
我将列出甜莓号的一些作品,大家歌荒或是想换换口味可以参考一下。
歌手:甜莓号
成员:黄建勋(吉他手),李柏晔(低音吉他),林佑青(鼓手)
曲目单:《河边建筑鼓噪》
《月娘总是照着我们》
《南方蝶道》
《人儿啊》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