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理解
这个话题有点深沉。
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一直受着外部环境的影响,小到街上的路人,大到父母老师。
外部环境的好坏对于少年的时候的我们有深远的影响,这些都是这个社会给予的,还不能退货。
人性,从小塑造而成,每个人都有区别。比如说我觉得是个比较好的人(实话实说),大家感觉也都不错;但是有的人觉得自己不好,大家并没有这样认为,因为大家没有看到你的阴面,只看到了你的阳面。
13亿人口的国家,会有怎样的社会?
以前有句话叫跳出那个圈子才发现自己的渺小,一个人的力量对于这个社会真的是非常渺茫。可这个世界总有些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偏偏自己无力去改变它,或好或差的人一个个路过我们的身边,有对于这些人未知的恐慌,我有时下意识的内向。当我高中和一个同学争吵某件事之后,关系会变得紧张,从那时便不再争吵;当我看着野猫野狗在流浪,他们眼神里已无光芒,诸如此类......社会真的可以让人麻木呢,让曾经火热的心不再熊熊燃烧,曾经直率的人变得内向。曾经有人想构建乌托邦,后来失败了,欲望和自私一直潜伏着,雷锋毕竟还是万中无一。
人性的两面在不同的人身上获得不同的释放。这跟自制力有关系,古代儒家的箴言便是一个不错体现,我打算以后让子孙后代也读读这些,做到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消除自己的负面心态。前段时间有句很火的话叫”偷电动车养你“,起因是一男子为了给女友买礼物,偷了几辆电动车去卖。我对他是又爱又气啊,爱是在他对女友的真心天地可鉴,气在不知法律法规的约束才让社会稳定?古人说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还是有些道理的。
人性的好坏取决于物质的需求和思想的力量。某人物质需求大了,但是就是不想上班,做点偷鸡摸狗之事,结果只能锒铛入狱,所以要认知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能力才有多大物质需求,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这里自我认识是很重要的一环,我把他归结于后面思想的力量,思想可以绽放出火花,或者明亮或者灰暗,取决于你掌舵的方向。
我知道你们都有想成为的模样,从小就想飞的我还没有飞起来,放弃你的贪婪和不切实际的欲望,还是要定个可靠的目标。
随笔一篇。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