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刷爆朋友圈,这家医院早已启动100种药品零利润工程
7月5日凌晨,电影《我不是药神》火热上映,刷爆朋友圈。影片围绕慢粒性白血病患者寻求低价救命药展开,讲述主人公们在高价救命药与低价走私药、法理与人情、对与错之间的选择。据了解,真实的“药神”名为陆勇,是江苏无锡一家针织品出口企业的老板,2002年,他不幸患上了慢粒性白血病,他受到“慢粒”的摧残,在两年时间里为买药花去了将近60万元。
2004年,陆勇发现一款印度生产的仿制药品,价格便宜得多,效果与原药品几乎相同。陆勇直接联系到了印度经销公司,并开始直接从印度购买抗癌药物,此后他通过网络QQ群等方式向病友推荐。随着病友间的传播,从印度赛诺公司购买该抗癌药品的国内白血病患者逐渐增多,药品价格逐渐降低,直至每盒为人民币200余元。
为了方便病友汇款,陆勇购买了3张用他人身份信息开设的银行借记卡。2013年8月下旬,湖南省沅江市公安局在查办一网络银行卡贩卖团伙时,将曾购买信用卡的陆勇抓获。2014年7月21日,沅江市检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对陆勇提起公诉。
陆勇被抓后,数百名白血病病友联名写信,请求司法机关对他免予刑事处罚。
此案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慢粒”到底是怎么样的疾病,真的会吃药吃垮一个家庭吗?
在电影中,一盒药就要几万元,普通家庭根本吃不起这进口药,所以主人公不得不辗转海外购买仿制药。如今还是这种状况吗?武汉仁爱医院专家表示,在十几年前,这种靶向药物确实很贵,但是随着治疗“慢粒”的药物增多和仿制药的国产化,药品价格在慢慢降低。2013年,我国也将“慢粒”纳入大病医保的范围,进口药物花费在1000-2000元/月,国产药物报销后花费仅有500-600元/月,对于这类患者来说,无疑是为他们雪中送炭了。
2017年2月,慢粒性白血病的主要药物“格列卫”被纳入国家医保范围。今年5月1日起,国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
无独有偶,为了让生病的人享受更实惠的药,湖北硚口区首家民营医院启动实行“100种基本药物零利润惠民工程”,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下:
“以前感冒到医院看病动不动就要上百,但是现在好了,治感冒加上输液才花了几十元。”“医院里现在很多药比药店还便宜。”不少在医院看病受到实惠的患者说道。
2017年2月1日,”100种药品零利润工程“在硚口区武汉仁爱医院启动后,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普通市民医疗负担减轻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实惠。那么什么是100种药品零利润呢?
据了解,100种药物是在汉水桥街道办事处的有序组织和指挥下,通过对辖区内居民进行有效的民意调查,从150种药品中优中选优筛选出前100种常见、常用、常备药,按照进价销售,不赚取患者一分钱利润,让患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心。
此外,在目前选定的100种药品中,将会根据百姓需求不断进行调整,真正做到利民、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