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调料的菜,吃不下去
为什么写的这么不好看?



这是《旅程结束时》中我最喜欢的两个片段,很可惜,都是段子,显现不出作者张其鑫的特色和能力。
故事不好看,主要是三个大的问题。
一 是人物的性格不丰满,太简单也没有特色。
张其鑫没有捏造一个角色,至少不是一个有性格的角色,所以角色所作出的决定,感觉不够有说服力。尤其是角色做选择的时候,和其他人物冲突的时候,感觉有点违和。
《人生清单》里的布里特-玛丽出场就是个洁癖的固执的老太婆,所以找工作的时候会与小女孩僵持,所以后面去到博格小镇的时候,会不停的打扫卫生。
《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因为没有得到丈夫的爱,长期压抑的生活让她的心里扭曲,所以才会不停的询问儿子和媳妇的夫妻生活,才会不断的挑拨侮辱儿媳妇,这符合她的做事风格。
《追风筝的人》里的父亲是法官的儿子还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所以在面对自己的私生子哈桑时,一面顾及自己的身份地位不愿哈桑被发现,一面又赞赏哈桑的品质。
而《旅程结束时》里的刘德伟和方文杰一出场,并有表现出来特别强烈的主观意识,和郭忠仁既没有很好的交情,也没有特别大的利益驱动,怎么就突然决定,要开始帮他把剩下没有写完的采访继续呢?


二 对事物的描述不够详细
好的描述会让读者有放不下手的感觉,《瓦尔登湖》通篇都没啥内容,只是不断的描述自己的生活,周围的院子,自己养的马,可是描述的好看,读者看着也觉得内心很平静,是向往的生活。
三 情感的共鸣
无论什么时候故事,感情戏尤其爱情戏都是最容易打动人心并吸引观众的。感情戏就要有内心的共鸣,谈恋爱和感冒是藏不住的,所以何时写恋爱,都会有人看。恋爱的方式千百种,感觉却只有一种,描述好了,读者也会心动,继而爱上这个角色。书中的心动更难写,因为没有表情没有肢体语言的加持,全看作者的描述和读者的想象,所以更要写好。

书中方文杰和夏天的感情开始的莫名其妙,即使有一见钟情,那么夏天之前还是郭忠仁的情人,郭忠仁去世还没多久,夏天就被方文杰吸引了?夏天被方文杰的哪一点吸引了呢?他们有什么话题可以聊?共同的喜好呢?没有描述,也没有原因,所以这感情开始的无名。
作者张其鑫可能是个好人,但目前不是个好作家,至少写的《旅程结束时》,只能算是一般。《旅程结束时》故事框架是好的,这个菜做出来,不是不好吃,是寡淡,好像没有调料的感觉,所以吃不进去。
当然了,我觉得张其鑫的心愿是好的,写作功底也有的,这个写的一般,要么是张其鑫不擅长写长篇,只是适合写一点短小精悍的文章;要么张其鑫太匆忙,根本没有仔细雕琢角色,就是为了出版而出版了。
当然了,我写的也不好,可是谁规定看到好吃的菜,就一定当厨子,不能做个品尝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