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形成的“秘密”

原创: 庄进辉
日本立国于东亚海中,与世界各国不相连属,惟距中国大陆最近,当中国唐虞三代文化已臻隆盛时期,日本尚蛮荒未辟,其文化之渐臻发达实在中国隋唐时代。考其文化之由来,实直接间接来自中国。日本有今日文物之盛,实以中国文化为其基础也。兹将上古时期中国文化输入日本之史迹简要述之。
中日两国发生关系之初期:汉魏时代
东汉光武帝时,日本九州酋长入贡于汉,光武帝赐以印绶,称倭奴国王,是时中日两国发生关系之始。至三国时代九州酋长女王卑弥呼遣使入朝于魏,魏以为亲魏倭王接触渐多。
中国文化经由朝鲜输入日本时期:南北朝时代
中国南北朝时日本仁德诸天皇迭向中国贡献,并迭受中国南朝刘宋之封册为安东大将军之职。日本大和朝廷与中国朝廷更多直接接触,其时朝鲜半岛有百济、新罗、高丽三国,常启衅端,新罗百济因受高丽之逼,尝乞援于日本,于是日本势力乘机侵入朝鲜。当时朝鲜业因输入中国文化而开化,于是日本得在朝鲜与中国文化相接触,中国文化乃得取道朝鲜而输入日本矣。中国晋武帝时,百济有博士王仁者,赉《论语》十卷,《千字经》一卷至日本,是质中国书籍入日本之始。当时日本应神天皇使其皇子莬道稚郎子就学于王仁。史称,王仁为汉高祖苗裔生长朝鲜留日不归,子孙世袭其业,为日本文学侍继之臣。自此以后,中国文化无论技艺、文字、美术,以及宗教(佛教)、医药、历法等,始源源自朝鲜输入日本,大和民族始开化矣。
中国文化直接输入日本时期:隋唐时代
史称隋炀帝大业三年,日本推古天皇遣大礼(官名)小野妹子来中国求佛经,次年隋炀帝遣文林郎偕小野妹子还东报聘,日本大喜。后遣小野妹子来朝,并率学生福因、惠明、玄理、大国、僧旻、清安、惠隐、广齐等八人留学于中国。此八人之祖皆汉人,因世修文字,故大和朝廷派遣之。此后大和文化革新,此辈留学生,与有力焉。
唐室勃兴,日本继续遣使修好,唐既统一中国而又灭高丽,降百济,日本畏惧,更一意与唐修好,不敢与争朝鲜霸权,历代皆遣使臣朝贡,名曰遣唐使,皆慎选当世人才充之,以示郑重。每届遣唐使出发之时,日本朝廷必派多数学生同来中国留学,最多者为天正天皇时代,多至五百五十余人云。留学无一定年限,有至二三十年者,留学有心得者归国效用,以中国之文化开日本之草昧,上自天文、地理、兵备、典章、制度、语言、文字、下至饮食居处之细,玩好游戏之微,无一不取法于唐,礼仪文物,居然大备,故当时遣唐留学生,实日本文化辉灿之大原因也。于日本。日本古文字,自汉字输入后,始借用汉字,然运用上诸多不便,留学生吉备真备归国后,始就中国楷书偏旁作片假名。僧人空海又就中国草书作平假名,是为日本文字之始。

出自《师中季刊》,图片出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