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非洲唯一鱼子酱加工基地
鱼子酱、松露、鹅肝号称西方三大珍馐,一直出现在国际顶尖食谱中。人们克服艰险的采摘环境运用了繁杂的加工工艺只为一品其滋味。

冰镇后的鲟鱼籽新鲜饱满,每一粒都包裹着鲜美的汁液,用勺子轻舀放在虎口吸入嘴中,感受鱼籽被舌尖顶至上颚爆破的快感,汁液顺着舌头流到舌根,味蕾对这份鲜咸久久迷恋。

30克的鱼子价格高达232美元,谁也不会想到世界最不发达的马达加斯加竟能生产出如此高端的食材。

鲟鱼原产于欧洲、亚洲和北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鱼子酱产地,法国和意大利分列第二第三位。然而,作为舶来物种的鲟鱼不仅在马达加斯加存活了下来,还成为了马国一大经济产物。

今年,由法国在马达加斯加Mandasoa区投建的鲟鱼鱼子酱加工基地正式进入量产,我们也因此能够一探非洲唯一鱼子酱加工基地的真面目。

作为非洲乃至印度洋上的第一个鲟鱼养殖场,Acipenser在成立之初就抱着极大的雄心。Acipenser三位创始人长期以来的目标就是将Acipenser建设成超越意大利的世界第三大鱼子酱生产商。

通过引进欧洲的鲟鱼受精卵进行孵化、电子传感器监测管理氧气、温度和pH参数实现养殖的全程管控,保证了鲟鱼鱼子的质量。

此外,Acipenser利用马达加斯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对鱼池进行改造,半粗放式的培育鲟鱼使得鲟鱼生存环境更接近野生状态。

养殖场位于1300米高海拔地区,湖区唯一水源来自于降雨,水质未受污染,从根本上保证了鱼子的品质。由红色谷地、稻田,桉树和松树共同形成的生态系统造就了Acipenser培养鲟鱼的绝佳地理条件。

现代化的技术设备、精确化的管控,Acipenser的鲟鱼养殖场的超前让人有种身处欧洲的错觉。鲟鱼至少每5年才繁殖一次,有些种类的鲟鱼每15年才繁殖一次,养殖的投入不仅烧钱还考验着耐心。

极端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先进的鲟鱼养殖技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Acipenser鲟鱼养殖场的成功印证了这个国家具有无限的机遇与可能。

相信不久的将来,赴马达加斯加旅游的游客不仅能有幸在当地品尝到鲜美的鱼子,还能购买到纯正的高级鱼子酱。

那就请跟随我们开启一段探索马达加斯加的精彩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