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切洋葱时,我在想什么
切洋葱,准备烧大盘鸡。洋葱分子直奔眼睛而来,就如同很多时候神经末梢搭错了,莫名的思绪直奔涌进大脑一样,带着眼镜也不行。以往切洋葱的时候都会刻意眯着眼,今天因为在想《本源》就忘了。
丹·布朗的《本源》一如既往,宗教和科学的“纠缠”,但这次提出的问题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看这本书前,比较认同“尘归尘,土归土”这样的说法,就如同这个被切碎的洋葱,从土里来,到人的口中消化、排泄、归于尘土;或在土中生根发芽腐烂,仍是归于尘土。人和洋葱,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我没有能力研究,但结局看似是一样的。
这本书看完好几天,想着还得再翻一遍——因为书中有几个地方好像和我的逻辑出入比较大。但是,现在的时间就像眼前被切碎的洋葱一样,不成形。
罢了,自己的逻辑很多时候是不成形的,有时和“正常状态”出入也不止一个筋斗的距离。想理顺,估计得一个十万字的小说的篇幅才行。拉倒吧,唐僧可以用不断重复的语言杀死牛魔王的小妖,但也因此招来观音的手差点掐死自己。我还想多活几年,好多看一眼这个“五彩缤纷”的狂人世界。
《本源》是怎样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呢?
说:我们从“能量消耗”里来。唉,话如果这样说,估计你也得疯了才能看得懂。顺着说,意即:地球为了要消耗能量才“创造”出生命。这是最最本源的“物理规律”。从单细胞开始,到DNA,然后逐渐类似“人”这样可以消耗巨大能量的物种出现。(这不是我说的,书中有强大的科学依据佐证。)至于这个“规律”又是谁创造的,咱就不深究了,累得慌!
说:我们即将被“技术”吞噬。噬:咬的意思。筮:古代用蓍草来占卜预测吉凶的。筮加口字旁,是不是意味着将未来的所有(吉凶)都咬碎吞掉?所以,吞噬一词怎么看都有一种黑山老妖来临前的乌云压顶之感。(你也有的,对吧。)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即将被“技术”咬成一小块一小块地吞咽下去。那这样说来,“技术”之口可真的非同小可,得多大?试着想了一下,得大到人难以想象的地步才行,不然,全球七十多亿,怎么可能吞噬得了?
夸张?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技术”吞噬人类,书中举例:人工智能的创造。人工智能的优势只要能够将电脑当做工具用的人都非常清楚。书中说,将芯片植入人的大脑,那么“人脑”的智慧将是“飞跃性”的——可这还是人脑么?书中还举例:人人一部智能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人人将时间或整块或零碎消耗在手机上(或高于手机的电子产品上)——人的“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所以,“技术”吞噬人类在这种理解上似乎也说的通。
那么,从书中的内容归纳: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人创造出来的“技术血盆大口”?
我估计你大概宁愿被“观音”掐死,也不愿看到这样的结局。好歹被观音(宗教)掐死,还可能进个天堂啥的,对吧。
indent:m�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