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暑假异地实习究竟有多难-找实习篇
此类实习的特点:
第三产业 ,自我驱动,非应届生...
嗯...我的理解就是互联网新媒体类的暑期小黑工或者短期实习,所以这篇文章是基于这种情况而写的个人经历~
先介绍一下本人情况:大二本科生,专业是广播电视学,想利用这个暑假在北京的新媒体互联网行业找份实习。
最开始有这个想法是在两年前,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就立志未来做个新媒体人。当时公众号还在风口上,关注和谈论的人也比较多,于是趁着热度自己就开通了个人公号。运营一年的时间里,文字编辑,内容创作,视频拍摄剪辑,排版设计等都要自己去钻研尝试,以兴趣驱动,过程为导向,硬是把自己变成了一支团队,但是每期作品的传播效果都不乐观,存在的疑问也不知道要问谁,班里的同学各自的方向也不一样。
可能也是因为大环境问题,像是互联网思维,信息时代等概念的渗透度不高,课堂上讲师们的观念陈旧,教科书内容滞后,学院的设备老旧,从而导致新闻教学与实际运作严重脱节,如果对于传统新闻而言问题不大,但是对于瞬息万变的新媒体,如果自己不去实践,不去参与到运作环节中就会变得很被动,于是我就有了要去北京找实习的念头,为什么是北京呢?因为产业和资源的聚集效应。

那么如何在暑假期间找到一份实习?
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来准备。下面就从渠道的获取,自身定位,简历制作和作品整理,以及后期的注意事项等分别来谈谈找实习这件事~
首先信息的渠道获取是关键,像是垂直领域细分的,为大学生提供媒体实习服务资讯的微信公众号-媒哥媒体招聘,新闻实习生,实习僧等是最可靠的(微博同理)。当然如果有认识的小哥哥小姐姐也可以内推,总之不要去某同城... 不管自己是多么想要得到一个实习机会,都切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骗子都是利用这一点,骗取钱财还不算什么,万一误某传销组织...后果不敢想
我记得高考结束的那三个月特别想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所以被"招线上打字员"的兼职消息成功地骗了99元....

至于自身定位。有的人认为海投简历收到offer的几率会大一些,也有人认为应该明确自己的优势特长,比如是要做内容运营还是要做社区运营,还是编辑等,但是我认为两者折中即可,在认定自己想要实习的大方向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地域,气候,生活成本),有针对性地投递简历。所谓的大方向,不用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岗位,因为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我们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实际操作培训,对于媒体的运作机制还是很懵懂,所以可以在实习过程中找到未来想要从事的细分方向
明确了自身定位后,就可以着手写简历了。要注意这几点:简历模板的选取要干净,内容不要堆砌不相干的经历,布局的时候按照重要性优先级来排,最后要以PDF的格式输出,不要有错别字,细节决定成败
如果有个人的文字,视频,摄影设计作品也可以整理好打包压缩(文字作品的整理要注意排版,最好有封面,目录,字体字号颜色都要美观,这是考验一个媒体人的基本审美能力),而且作品也有讲究,如果是平时作业,期末作业等为了完成KPI的就算了,不然会有反面效果,宁缺毋滥宁缺毋滥。

求职信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注意对方称谓,措辞和语气要客观和正经,言简意赅即可,具体的可以参考知乎上的经验,但是一定要表示出你的诚意!!
我当时投了有20+家公司,岗位以文字生产和后期剪辑为主,这个时候就凸显出当年的自媒体运营经历的重要性了,因为所有的文字作品和视频作品都是在做公号的期间完成的,所以我花了有2天的时间来整理,同时附上了自己发表的一篇和媒介融合有关的论文。虽然前期工作都准备的很充分了,但是自己一方面不具备地域优势,另一方面实习期只有两个月,所以我没有议价能力啊...于是就在每一封求职信里面都加了一条:
无薪实习,食宿自理。(天知道我是多么渴望一份媒体的实习机会啊)
大概是感动了上苍吧...于是...我接到了5家公司的面试邀请,(没想到还有鹅厂的...)不过可惜的是,由于当时学校还没结课,自己不能马上到岗面试,所以和其中三家公司说拜拜..
现在想想这两个月从小白到接到面试通知的过程还是很不容易的,自己没有资源,没有认识的前辈,同时还要兼顾安全性和生活成本,虽然还不知道另外两家的面试能不能通过,但觉得自己离两年前的梦想越来越近了,这种在为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努力的感觉真好~
下次更有关异地实习的生活成本问题😉
希望我可以顺利通过面试啊啊啊啊,真的太想要这次实习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