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世间再无献帝!
血诏
许都城外,山中林间,一队人停留于此,外围护卫正警惕的观察着四周,中心一人,手持长剑,向北眺望。
"陛下,如果再不走,让他们发现,追兵赶到的话,我们的处境就被动了。"
他心中何尝不明白,现在的处境何等危险。如此惊险的过程,几位血诏重臣以死换来的机会,现在计划成功得以脱身。但此时复杂、沉重的心情,怨念、悔恨由心扩散至全身,身体竟然僵住了。
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孝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永元之隆。没想到,大汉最终要灭亡在我的手中。曹贼当权,朝中尽数他用。朕虽有宏图大志,奈何无用武之地。今血诏之计功成,仍有玄德、寿成等可用之臣,唯朕在,汉室可复,列祖列宗泉下有知,天佑于朕。
思绪未断,笃定于心,命其左右。吾辈当以兴复汉室为己任,辅佐与我。今后世间再无献帝,再无伯和。吾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
目标荆州方向,出发!
隆中对
隆中,茅屋外,云长和翼德立于门外,二人无话,都在为兄长的举动所疑惑。山野村夫,为何如此礼遇,他们想不通,也难怪他们想不通。
茅屋内,孔明与玄德对坐,玄德表情平静中略带一丝畏惧之色。二人亦无话,相对品茶。
茶罢,孔明先打破僵局,道:"谢皇叔血诏之援,才有吾今日,不知皇叔前来,有何打算。"
玄德闪过一丝惶恐,马上恢复平静,道:"血诏之计,未尽全力,不敢贪功。今日前来,望尽臣之力,辅佐陛下,兴复汉室江山。"
孔明正色,道:"皇叔此言差矣,屋内何来陛下,唯孔明与玄德。血诏之后,再无献帝,唯孔明。今天下之事,已然于胸,三分之势,皇叔可占一分,尔与我联合,共谋大事。我将辅佐皇叔,兴复汉室江山。"
玄德明白,血诏之后,献帝仍在,真假已不重要。
玄德不再说话,大礼相拜于孔明。其实,他心中拜向的应该是献帝,大汉的皇帝。
出师
案前,出师表书写已毕,眼中充满了泪水。
这可能是一生中唯一一次机会,兴复汉室的机会。蜀中之地,相较于魏和吴,资源极度匮乏,不能支撑连年的征战。眼下是最佳的机会,亦或是最后的机会,兴复汉室的大业可成。
玄德已故,尔思虑之事,明了于心,念多年之情,未有篡位之心,仍辅佐新帝,继未完之业,隆中之约未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五丈原
五丈原,夜空晴朗,星空万里。孔明遥指一星,"此为吾之将星也",众将视之,此星色暗,摇摇欲坠。
此时,仲达亦仰望星空,其观之星与孔明所指非同一星,此星为大星,赤色,光芒有角。仲达心中明白,此为孔明宿主星,此星名为紫薇。
空城计?非我未识其计策,孔明所弹之曲,出自宫中。坊间并非谣传,孔明即献帝。吾终为汉臣,恐冒犯于陛下,故选择退兵。今献帝命数已尽,吾等已无任何顾虑,可一统天下也。
孔明,最后一刻不知是否已经释然,亦或不甘于大业未成。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如果孔明既献帝,这份牺牲,这份隐忍,这份执着,这份毅力,都将被世人所铭记。临终的那一刻,他可以放下,亦无愧于先祖。
汉献帝,刘协,伯和,181年-234年。
诸葛亮,孔明,卧龙,181年-2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