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的现代作家
查看话题 >不管那“现代”的含混与暧昧,有他们,人间值得
“现代”一词儿本身充满了各种暧昧,争议,尤其是地域意义的大陆文学史,现当代的断代界限与分法,话题太多,太杂,所以这个“你喜欢的现代作家是谁”首先就是难以界定的,不好回答。国内现当代文学意义的现代?
我废话好多……喜欢张爱玲,沈从文,鲁迅。国内的,死了的。活着的没有。
张爱玲的阅读史很长,九十年代末,作品有,盗版多,都不全。想写研究论文,材料资料更少,几乎所有肉眼可见的都见了,在能见的范围内,水晶、夏志清、郑树森……一连串的名字,都是被来回反复重叠引用、转引,最解渴的是去国图的港台阅览室,竖排版繁体字一本本的翻,或者来几次很贵的复印。
记得1998年春,自己溜达出来,在烟台海边一个小胡同的小书店里,翻出来司马新那本《张爱玲在美国 》,如获至宝。后来有机会去台湾,一到诚品书店,先找张爱玲那一柜书挑选…………以后漫长找书、买书历程,此处按下不表。
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写她的评论文章第二年得了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奖,没有白爱一场,而得知这样信息时又过了一年。
沈从文,最早阅读是十岁前。永远记得翠翠,模模糊糊一直挂念着二佬会不会来找她,伤感的黑黑的孤零零的女孩。我读沈从文,无论他的小说散文还是中晚年关于考古服饰的研究,经常会进入一种优美心酸的境地,尤其他晚年照片和晚年活动、文章、研究文章,泪水哗哗不能自抑……
迅哥儿,就更不多说了,乌鸦炸酱面,小白象、小刺猬,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粉红花瓣上,乌黑的梅干菜,骂顾颉刚红鼻子,"鼻来我走“,看得哈哈哈大笑。我们共同的受教史看见的他沉郁激烈的内容多,其实,那些深情有趣顽皮活泼的东西更好,更可爱。
……犹豫的分割线……————————
国外的,人家不分现当代吧,对意识形态化的文学史更不感冒,国外的活人,喜欢的人排序:奈保尔、库切、麦卡勒斯。如果不单纯算作家的话,还有桑塔格,阿伦特……
奈保尔,感觉应该取个名叫老鬼,太深博机敏睿智老熟。读其书,能够强烈体会位列智识最高的金字塔尖上的他对于低智的鄙视,而我们大多数人在低智的各层,自惭形秽。
读库切,深深震动于那些思辨魅力的迷宫与黑洞。他给人感觉是疏离、淡漠、冷傲,但骨血里又深入贴近所有人类物种的不可逃避不可甩脱之处。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路,在荒野吃虫、吃南瓜,《耻》、《慢人》……我曾经很骄傲把他所有能在国内出版的书都买到了。奈保尔亦如是。
曾经看见过一张照片,库切的正面与莫言的后背,擦肩而过,一个高瘦嶙峋须发皆白面色冷酷,一个矮坨坨肥塌塌身姿宽阔,照片传递出的那种杀眼睛的力量本身就“莫言”了吧。

麦卡勒斯,就因为她是麦卡勒斯。第一次读到《心是孤独的猎手》开篇第一句,就被击中的感觉。小镇上有两个哑巴。这样的句子,我幻想我将来写小说也要这样造句。瘦的哑巴与胖的哑巴,精神病院里放映的亲爱的大鼓眼,十二岁女孩,各位邻居,孤独,分隔,永远忘不掉。而麦卡勒斯也是天才了,写这样的长篇巨著,那种一出手就老的力量与水准,类于张爱玲,出生年代、初创作年龄,都差不多。
也算是世界文学里的最隐秘最精彩互文。
爱他们。有他们的存在,人间值得。……………………
如果勉强算有点文化,漫长的养成过程中有来自他们的最好的滋养,我心存感激。
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