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气连枝
古人说,“观德于忍,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福气,就看他有多大的心量。兄弟争讼,同胞兄弟都要送上法庭,不能够宽容,可见心量狭窄到极处了,家庭不和睦,哪来的福。
法昭禅师,曾经写过一首诗,“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做样看。”兄弟姐妹就像一棵大树长出的不同枝杈,同气连枝,长大之后,各自发展,有各自的事业,这个就叫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在相处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言语伤害了彼此之间的手足之情,“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弟兄姐妹之间,只要能够守住一个忍字,便相安无事。这个忍,上面是一个刀刃的刃,下面是一个心字,告诉我们当我们的心上有一把刀刃来割,我们都能够处之泰然,不起怨恨之心。“莫因毫末起争端。”不要因为一点点小事儿,就起了争端。“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上了年纪的人就非常有感触,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兄弟姐妹好不容易碰到一起,突然发现,这个哥哥姐姐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头发,脸上多了几个皱纹,确实是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我们还有多长时间,能够相处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呵护,互相照顾呢?所以人确实要懂得惜缘。古人有句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没有缘分的人是不可能相聚在一起的。既然有缘,就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缘分,互相帮助,互相呵护,好好相处。“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做样看。”现在长大成家了,下边又有了孩子,孩子之间也成为兄弟姐妹。因此要给儿孙做一个好的榜样。
虽然传统文化已经有三四代人没有讲了,从我们的父母身上,还可以看到兄友弟恭的榜样。像我的母亲,家里是老大,小时候生活条件很艰苦,她早早地离开家,到外面去工作,但是从没有忘记照顾父母和两个弟弟,有了好东西,自己舍不得用,全是留给弟弟、弟媳妇用,这让弟弟、弟媳妇非常地感动。所以现在回老家老家,弟弟、弟媳妇都对她尊重有加。妈妈走到哪里都特别受欢迎。上一代人能够这样友爱兄弟姐妹,也为我们下一代和睦相处树立了榜样。所以我们兄弟三人,也是同甘共苦,这是从上一辈那里学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