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真题分析

三、试题分析
从河北师范大学347近三年的真题来看,题型和分值分布没有任何变化,普心、测量和教心每科都是100分,可以看出河北师范大学要求考生全面掌握三个科目知识。从简答题上来看,真题考查了学生对三个科目基础知识的掌握。三个科目的文科性质比较强,很多概括性和理论性的内容需要考生掌握,这就要求考生具有比较高的理解能力和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的能力。如测量考查的“常模编制的过程”,如果仅是靠死记硬背可能需要重复很多遍才能记住个大概,而且在考场的紧张情景下还不一定能够顺利提取出来,但是如果能够将这个编制的过程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既定的操作程序,想遗忘怕也是很难的。理论联系实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确实很难,尤其是对哪些跨专业和心理学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和引导,很多理论性的东西即使再简单到考场上也很有可能无法作答,这也是为什么会提供三期的课程和辅导员来不断给学生重复这些基础知识的原因。从论述题上来看,考查了两个经典理论的实验依据以及效度的影响因素,这对报了VIP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个很好的消息,因为给vip学员提供的基础拔高课程里有《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门课,几乎都是心理学中经典理论的实验内容。至于效度的影响因素是讲义和习题库中突出的重点内容,认真看讲义和做题的学生应对此题应该也是易如反掌。总体来说,18年河北师范大学347的真题相对比较基础,但由于三个科目的理论知识较多,对考生总结、归纳、在组织的能力要求较高,不过对于的学员并不用担心,课程和讲义把这三个科目的知识梳理的很清楚的冲刺模拟题中甚至有与真题考查完全一致的题目,相信那些认真跟随课程和辅导员进行备考的学员今年一定能够金榜题名(见下图)。18年真题论述题第3题“影响效度的因素及控制方法”与模拟题(一)中论述题第3题一致

18年真题简答题第7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迁移”在讲义中也归纳的很清晰。

四、复习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北师范大学347的考查全都是主观题形式,这种考查对考生来说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备考起来可以主抓重点,不好的地方在于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建立完善的知识框架才能够囊括这些重点。总的来说,对于19年的考生而言,第一遍还是要以教材为主,同时以讲义作为补充。前期的复习还是要以覆盖知识面为主,后期需要针对大题进行重点记忆,尤其是讲义中标注三颗星的重点知识。在认真看完教材和基础强化讲义及配套的课程之后,注意建立各科的知识脉络,对于有辅导员的学员可以在辅导员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基础,争取在强化阶段之前建立起完善的框架。到了强化阶段之后开始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强化课程也会注重这个时期学员对理解知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