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志
1. 第一个事情是比赛没有比好,因为没有用心准备,别人用心准备了,自然会更好。为什么没有用心准备呢?一个原因是知道不会被刷掉,所以没有危机感。二是因为对比赛的有些东西,有疑惑,比如说,我一直对公开课和家常课的事情有疑惑。以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没有错,但是不是以每节课都要由学生自主完成的,真正的好课甚至可以是全是老师讲的,课分很多种,讲授型的不是不能有,很多教学思路矫枉过正。(例如学生要多鼓励,不代表学生就不应该被严厉批评。)学生的主动性与老师的讲授要有机结合,而不是教条的在一堂课里都有呈现,但是公开课有很多条条框框的东西,有很多演的东西(特别是这个比赛中),这些东西与我的内心拧巴,所以很不顺畅。但是我想明白了,或者是做决定了,我要以我认为应该的方式去面对这场比赛,不足的,学习改正,例如演讲的感染力,逻辑力,但是绝不以比赛成绩为目的去准备,我要的是通过这个比赛真正提升能力,学到我认为正确的东西,我相信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有精力在乎那么多的得失。那个评委老爷爷说我根本不会上课,这句话刺痛了我,但仔细想一想他说的对,我根本不会上公开课,因为我要上的就不是这种课。我问袁老师,一堂好的家常课的标准是什么,她说是让学生有所收获,我同意她的观点,所以,我想,让一堂课有趣,有内容,有意义就是一堂好课,这才是真正的法,而不是那些教条的比赛套路。很可怕的是,有些时候,这些套路会像毒瘤一样侵入大脑,会干扰自己的出发点,要时刻记住,我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学生。并且,一个真正的好课,绝对是覆盖那些套路的,并没有根本的矛盾。这就像做设计,甲方会提很多要求,如果跟着这些表象的要求走就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这些表现并不是甲方要的东西,甲方要的是一个好的设计,要抓住这个内核。所以,评委要的是一堂好课,不是套路(标准)。
2. 参加赵老师的活动,从他身上看到一个东西:成功者的共同品质——高要求+用心(脑)+时间+乐观。
3. 最近玩飞盘,遇到一个叫东方的盘友,给我一些刺激,因为她很用脑思考。前两天和胖宇聊天,我问他为什么能记住地理知识,他说因为他的记忆方式不一样,他是理解逻辑的记忆,我虽然原来学文科也不背,一直以此为豪,但其实我还是背的,只是我不背书,我背题,背卷子,不过是比背书更直接了一些,而没有做到都是逻辑记忆,但要学好学透一定要多思考,要通过逻辑去分析,理解才行。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这才是真正的用脑。我原来玩盘是长期不带脑的,所以收效甚微,最近开始去分析了,思考了,所以进步了。同时,也感觉到,只有上战场打比赛,不要惧怕输赢,而是思考怎么把每一个情境做得更好,才能有很多乐趣和进步。接盘的那一瞬间,真的很爽。脑子这个东西,不用真的会锈的。
4. 今天中午和小周老师玩球,黄老师说一个事情要做好必须在一个阶段有大量的投入,集中的投入。是这样的,所以这个星期,集中于心理学,一定要学会集中投入的做事情,在这些小目标之上的大目标,就是上好课,当好老师。今晚胖宇说得对,明白自己要什么,然后专注,然后能取舍。
5. 今天有一个学生来找我,他要去美国了,给我送了礼物,很感动了,他说他以后想学神学,希望他知其所爱,坚持其所爱。这就是我想要的回报,就是自己是在为生命的成长提供养份的,知足了。为此,自己必须加油,每天总是行动让自己不够满意,要更自律,更严格要求自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