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缺爱无南北
前不久看了电影--
趁那些感想还没逸散,赶紧把它们涂到纸上。
有关慨叹
松子的人生结语:“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追捕松子的警察,在屋外听见松子歌唱,疑惑:“能唱出这么直击灵魂的纯美歌声的女子,真的会是一个凶犯吗?”
好吧,导演你赢了,“爱与归属”确实是匮乏需求,缺了就一定会忍不住去寻找。
孤苦之人,因无所系,及临命终时,脱一‘厌’字,如释重负。
荒川幽草掩芳魂,人生缺爱无南北。
有关谜题
半步之遥的自我救赎和自我毁灭,是否想分辨就可以分辨清楚?
怎样的深情算是没有错付?松子被带走前,争取两分钟的自由,给那个呼呼大睡的理发师认真地收拾碗碟,到底值不值?
如果因为知道,深刻地生活意味着经常痛苦地自我剖析,所以宁愿肤浅庸俗,以求过的轻松一点,到底好不好?
有关原生家庭
受了委屈等家人来安抚、来和解,总觉的人生那么漫长,总会等得到。等到亲人辞世,终于发现今后虽手握奇珍,奈何世上再无买主。
有关社会化下的压抑感
你看,被生活捶打得面目全非的我们,当年谁不是一团美玉无瑕充满希望的粉嫩肉肉?你猜,那些“先苟住命再说”的人们,会不会就是当年那一个个气势如虹、敢仗剑屠龙的少年?
少女情怀总是诗你妹呀,社会像是古代青楼里的老鸨,学不会接客,就让新来的姑娘分分钟不可描述。
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像松子的鬼脸,对命途里解决不了的难关,只敢用这么嬉皮笑脸的方式来反抗,不可谓不小心翼翼;像松子的歌声,好多时候自己都不敢想象这么艰难的环境里,自己真的还能生根发芽。
有关启示
不管历经怎样的崎岖坎坷,仍能对别人友善,给人温暖,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爱就勇敢表达,愿意尝试着去理解别人的苦衷,努力找块合适的地方安置不能释怀的创伤和情结。
谁都会冷,但如果像松子一样,从自己身上感觉不到温暖,需要燃烧自己,释放热量,再从愿意的人身上反馈回来的话,这取暖的效率低得不敢想。不可以的,本宝宝心中藏着核反应堆,百年制暖,先温暖自己,再温暖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