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存在上帝,允许你亲手书写自己的命运,你愿意这么做么?

01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内心是拒绝的。
因为我开始变成一个宿命追随者。就好像斯多葛主义代表,塞内涅说的那句名言——
相信命运的,命运领着走。不相信命运的,命运拖着走。
这是我2018最喜欢的名言了。
还有一句,是存在主义代表斯宾诺莎说的——
人活着,就是为了保存自己。
尤其是当少华在不断学习家庭动力,历史,哲学等课程之后,此时此刻的我更加相信命运。臣服命运。和命运的枷锁拥抱,跳舞,我才能有机会跳出束缚,拥抱自由。
好啦好啦,这毕竟是一场辩论赛。
正反双方都要好好讲讲的,毕竟是个莫比乌斯环嘛。
02
如果我是正方。
如果上帝允许我亲手书写自己的命运,我愿意。
为毛愿意呢?
少华你不是更热爱冒险,热爱未知,热爱一切忽然而至的痛苦和惊喜吗?你不是一直高唱生活给我什么,我就享受什么的随遇而安信念支持者吗?
是的,我是一个热烈的随遇而安信念支持者。那是,那是……我不会告诉你,那是因为我不擅长规划啊!如果上帝给我一个机会,让我重新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而且是使用了上帝的权利和福祉去规划。我当然是愿意的呀!!!
第一次和上帝合作啊!
一起喝茶吃饭逛街,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啊!
这样的机会怎么可以错过了呢?所以,就凭这一点,我要写!我要写!我要写!
问题来了,少华,你要在什么时间开始写呢?现在开始写吗?还是小时候就写?还是老了再写?还有,你要写多长的人生?就写此时此刻的,还是以前的,还是未来的?
讲真,这个我可要和上帝好好聊聊啊。嘿,兄弟,你要给我多少命运可以给我写啊?如果上帝说,随意的话,我会说好啊好啊。
我要从一开始就写。我想从我现在30岁的人生,重写我零岁开始的人生。到我六岁为止。
6年,就够了。
我想把最开始影响我塑造我[人生信念]的那些历史,环境,状态,重新写一写。我想回到人格形成的黑盒子里,重新写一写。我希望我哭泣的时候,有人温柔对待。我希望我痛苦的时候,有人温柔拥抱。我希望我想吃糖果但又不能给吃的时候,有人温柔解释。
当我困顿的时候,有人给我光,或者让我能找到光。
我想重写那些时光。把坚韧、柔软、温暖、自信、阳光,像一颗种子,重新种入我的生命里。
所以,如果上帝要给我重新书写人生的机会。
我要,我一定要。

03
如果我是反方。
我会谢谢上帝。是的,当我不断往前翻阅成长历史的时候,我会很难过。原来我的命运早已写好,原来我一直在重复一直在重复6岁以前,甚至3岁以前的脚本。内容还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断改变。
我还是那个遇到事情就爱哭的小女孩。我还是活在一个对哭泣不太宽容的环境里。我依然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八卦,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我依然缺乏一些安全感,一些肯定,或者说一些信念,似乎还未够足够的勇气走入亲密关系,探索更深入更深入的人性。
但这些不重要。
生命本来就是一个充满瑕疵。混沌。凌乱。看上去有秩序但实质上并无秩序可言的混乱。虚无。光明又黑暗。美好又丑陋。公平又不正义。
它就是一个混沌空间,充满了各种可能。也充满了各种不可能。
我又为什么要改写呢?即使我回到了过去,把过去的我写成一个又阳光又自信又元气满满的小女孩,那又怎样?我之所以为我,少华之所以为少华,就正是因为那些缺点,那些瑕疵,那些自卑委屈怯懦好奇和八卦,那些想做又不敢做,想试又不敢试的蠢蠢欲动,跃跃欲试里啊!
过去的所有,都一笔一笔地塑造了我的当下。
而当下我所做的一切一切,也在书写着我的未来。
都是命运。
自从我不断翻阅自己过去,不断翻阅自己的过去,我就慢慢得到了自由。就好像好多人去学习历史,学习哲学一样。我们去努力找寻找寻那些规律。并不是说要超越那些规律,改变那些规律,甚至改造自己的人生。而是人生早就被你的这些规律规划好了,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知道这些规律,我可以[顺着]这些规律走。停止反抗。让这个规律完成得更快更好。
听起来很悲观对不?
你好好想想,有些规律,比方说,就是当你被骂的时候,你会生气。
那么每次你被骂的时候,你为了不让自己生气,你会做什么?骂回去,或者假装不在意,或者愣住。对吧?但如果我清楚知道我是会生气的,我允许我生气,我是不是就不会被[生气]这种情绪困住?我可以快速跳过[骂回去,假装不在意,愣住]三种应激模式,进入一种更冷静的[肯定对方情绪,稳住对方情绪,跟对方好好讲道理]的非暴力沟通模式。
当我知道规律,我就不那么容易被困住了,我就能做出对当下更合适的行为。
问题又来了,每次被骂的时候我就可以真的做到[不生气],直接[冷静处理问题]吗?未必。这需要练习的。所以,也是不断复盘自己,不断翻阅自己,不断[日省吾身]的结果。
所以,即使不要上帝的那支笔,我依然自信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因为我可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洞见自己的规律,生活的规律,人生的规律,人类的规律,不断往前走。
我感谢上帝给我一只自己书写命运的笔,但我更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写。
谢谢。
04
好啦,讨论完正反双方。
讲讲我对这个辩题的自我解读吧。以前我是很希望有这么一支笔的,我就可以把我的爸爸妈妈换掉,换成更温柔更善良更美满更健康更坚强的家庭模式。不要笑,在毕淑敏的《人生7问》里有一个很经典的问题——
如果可以重新设计你的父母,你会希望谁做你的理想爸爸,谁做你的理想妈妈?
这个问题我回答了两年多,之前的答案一直是别人。啊,我多希望那谁谁谁是我的父亲,多包容多体谅多有智慧勇气和担当啊,当他的孩子一定很幸福。我多渴望有这么一个温柔温暖的巨人,做我的爸爸啊。。。啊,我多希望那谁谁谁是我的母亲,多温柔温暖细心和体贴啊!看见她的女儿我就感到很幸福,多自由自在,多自我选择啊!从小就懂那么多的东西,长大以后一定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啊~~~
有时不高兴的时候,我也会在日记本里写啊写啊。
没关系,写作,心理学,本身就是要个人以自由的。想想嘛,总是可以的。想想嘛,又不会怀孕,对吧?
当我越来越学习,往前翻得越多的时候,尤其是之前上[小木人],家庭木偶剧得时候。这些想法好像停下来了。我把我爸我妈从小到大的人生场景一幕一幕地展示出来的时候,就好像自己的人生被演了一遍的时候,我感到我看他们的视角和眼光,开始变了。
他们也是和我一样,曾经也是小男孩,小女孩长大的。
他们也是第一次当别人的孩子,第一次当别人的丈夫妻子,第一次当别人的爸爸妈妈。他们也带着很多人生的困惑,自我的局限,恐惧,不安,害怕,犹豫,以及忐忑,成为了我的父母。他们也不懂。他们也没有人教。他们的学历也很低。他们也没有被温柔地对待过。
他们确实已经尽力了。
在他们能力范围里,把最大最大最大的爱,留给了我们。
有时甚至还会超过爱他们自己。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很喜欢枕在妈妈的大腿上休息,或者看电视。我二哥也这样。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妈妈有的时候看我睡得太熟了,就会抱我回去睡觉。其实当她抱我的时候,我已经醒了。但我实在很享受被抱的感觉,就假装睡着了。那时候的回忆还是很亲昵的。
来回试了几次。后来我妈好像发现了什么,就不管我了。。。哈哈哈。
以前交男朋友的时候,也是很喜欢枕着他的大腿聊天说话。
嗯,那是一段很温柔温暖的时光。

06
所以,如果你问少华,如果真的存在上帝,允许你亲手书写自己的命运,你愿意这么做么?
我会说不啦,谢谢啦。
因为我很相信,自己是有能力,也自信自己可以很好地书写自己的命运。就好像《与神对话》里说的,每个人的都有神性,都是神。也像佛经里说的,众生平等,皆有佛性。
生活即修炼。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