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看三个展之断腿挑战

六月再临上海张江高科的HOW美术馆,看展队伍从四人缩减至两名。
缺席的两位一个在紧张筹备秋日婚礼,一个在东南亚考察海外婚庆,余下的俩光棍没打算闲着,同赴适合一人虚度时光的上海。
上海的周末有无数的展览可以打发时间:纯粹为拍照而生的网红展、国内青年艺术家的个战,国外知名艺术家的联展……
不喜欢暴露在人群里的,则可以隐藏进电影节的黑暗中,享受一个人的影像饕餮。
街上的网红店不停改头换面,随便走进一家就可以吃到味道不错的brunch,昨天的记忆被翻修和覆盖,有点虚无,有点残酷,但时间也被填满了。

一边被薪水激励着加班赚钱,一边享受着消费社会的花花世界,心甘情愿跌落进循环里。
一天看了三个展,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位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注意,不是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的馆子太多,很容易搞错。坐落在世博园区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交通不便,周围配套设施也不发达,来这里的都是爱凑热闹的文艺青年或热爱艺术的专业人士。
买了联票,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的“忆所”和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的联展“陌生风景”。
上下五六层楼逛完,断腿,请大家一定要穿一双合脚的鞋,不要像我一样cos小美人鱼。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忆所
时间:2018.04.26-07.08
地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票价:两展联票80元
一楼展出了两件大型装置作品《无人》和《机遇》,二楼陈列了他的成名作《纪念碑》等。
展馆外部的大烟囱和作品《心》融为一体:空荡的黑暗空间里,一枚灯泡与波尔坦斯基的心跳声同频闪烁。
参观者最后可以在采集区录下心跳,这段记录会被送到日本丰岛的美术馆里,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记录一起永久收藏。

数以吨计的废旧衣服和一台带抓钩装置的起重机构成,衣服被无休止地反复抓取、升空、抛下。在艺术家眼中,这些废旧衣物象征“人类”,而抓钩则是“命运”的隐喻。
对于作品,艺术家需要自圆其说。看展的时候,赵老师讲解了一种观点:当代艺术是不需要解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如果需要艺术家来告诉你他想表达什么,那就是一件失败的作品。
波尔坦斯基出生在二战末期,他的作品传递出一种对命运的怀疑。为什么是A不是B?个体在群体中处于什么位置?我们因何而特别?在我看来,就是有点梗。

由上百幅“纱幕”组成,每幅纱面上印着不同人物肖像。纱幕在空中悠然飘荡,随之被唤醒的,是那些已经消逝的灵魂。

一组在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中制作的长达13个小时的影像。如今已经被弃置于沙漠中,只留有这段影像证明它们存在过。
“忆所”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压抑的,甚至有些恐怖。我很在意那组被遗留在智利的风铃,有一种荒诞的感觉。完全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被创造出来,又被弃置不顾。
就像随机诞生的人类一样,因为偶然的机会被发现、观看,然后遗忘。这么看来,波尔坦斯基之于这件作品,也成了一种“命运”。

卡地亚当代基金会:陌生风景
时间:2018.04.25-07.29
地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票价:两展联票80元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带来的“陌生风景”,集合了来自全球31位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风格独具。
这些艺术家中,比较耳熟能详的有日本导演、演员北野武,摄影家森山大道,美国导演大卫·林奇等。展品包括了绘画、摄影、雕塑、纪录片、装置等等。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希望以本次展览为契机,将艺术带给更多人,也带给更多不同背景的人。

展览体量庞大、内容多样,我认为最有趣的是一组作品来自伦敦联合视觉艺术家协会和艺术家伯尼·克劳斯创作的《动物大乐团》。
如果有耐心、有时间,可以躺在黑暗的环境里,感受克劳斯采集的世界各地的动物的声音,或婉转、或惊悚、或空灵,沉浸感十足。

北野武的作品色彩艳丽,是想象力与孩子气的碰撞,一套花卉与动物的花瓶创意新颖,好想带回家收藏。
在宣传片中,北野武说自己搞不清艺术是什么,自己的创作态度是真诚,在法国大家相当严肃地对待艺术,一旦说谎就很容易被拆穿。

我最喜欢的作品来自法国艺术家雷蒙·德巴东的一组风景照。干净的画面,规整的构图。
记得很久前在森美术馆看展时,也喜欢类似的一组摄影作品。看来比起写意与象征,我更喜欢写实的作品。
赵老师此处又讲解,艺术以前的一大追求是写实,所以绘画、雕塑作品都比较正统,自从摄影和电影诞生后,现实变得无法超越了,艺术家们就开始拼脑洞玩大的了。

莱安德罗·埃利希“虚·构”的世界
时间:2018.06.01-10.15(周一闭馆)
地址: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 昊美术馆
夜票价:80元
你可以安安静静看展,也可以融入艺术来一组拍摄。展览上从不缺与作品融合再创作的参观者,有布置三脚架摆拍的,有让队友多角度抓拍的,也有自食其力大头像自拍的,这也是一道图像时代的“风景”吧。
但是,与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两个展比起来,在遥远的张江高科昊美术馆,有一处更适合拍照的展览。阿根廷错视觉艺术家莱安德罗·埃利希打造的“拍照胜地”——“虚·构”。如果你足够有创意、有想法,绝对可以傲视群芳,制胜朋友圈。

和上面的两个展比起来,“虚·构”更像一场互动游戏,邀请参与者进入“盗梦空间”,一起通过虚虚实实,构建出颠三倒四的世界。

我们买了夜间票,该展人气爆棚,八点半像依旧需要排队体验。像“钟楼”、“水床”等人气装置,参观者都意犹未尽,好在有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持秩序,大家发扬下谦让互助的精神,基本可以满足创作的欲望。

我最钟意“电梯”和“楼梯”两个作品,和白天的两场展相比,晚上这个更适合心里住着一个戏精的我,每拍完一处,赵老师都会问一句:“玩够了没?”

上升·新所
地址:延安西路1262号
免费
睡前看了场糟心的世界杯比赛,卫冕冠军节奏松散。从2002年到2018年,男模队竟然从意大利变成了德国,我的审美真是超前。
第二天早上悠闲地起床,去楼下喝免费咖啡,打车前往万科重新开发的网红聚集地——上升·新所。
“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占地4.8万平方米的项目包含孙科别墅、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等4栋老建筑和稻城书店、seesaw coffee等15座新建筑。

孙科是孙中山的独子,别墅现在并不对外开放,但西班牙风情的建筑,五彩缤纷的反光玻璃已经激发了大家的创作欲。
另一边巴洛克风格的复古泳池旁,更是盘踞着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小姐姐们。太阳暴晒,但烧不退新时代人们摄影的热情,看到不少时尚辣妈指导自己五头身的萝莉正太给自己拍写真的,图像教育真得从娃娃抓起。

街区还在逐步建设中,逛了一下“稻城书店”。店内出售不少装帧设计出色的艺术类图书,装修也是极受欢迎的性冷淡风,还有现在书店的标配咖啡轻食作陪。
与其说来这儿是购书,更像是放松休闲,享受消费空间,在知识的点缀下度过一个理想的下午。

在这样别致的空间,自然少不了一场展览。浪花治愈节呈现了“克罗地亚失恋博物馆”,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心碎纪念品”,旁边还配有忧伤的小故事。
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却各有各的不同。展览馆门口树立了不少slogan,鼓励大家走出伤痛,迈步向前。

看到旁人都在生龙活虎地过日子,自己也不好意思浑浑噩噩下去了。
即便活在虚构的影像里,也是精心打造的生活啊。人生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复杂性,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困局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