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快乐
一种关系快乐不快乐,我们都会有预感的。一种快乐结束不结束,我们都会有预期的。
有一个问题稍微带点严肃,以及,带点尴尬。我在询问每个人的真实答案时,都尽量小心翼翼,密切注意着Ta的表情变化。
放心,不涉及智商,不会让你回答“一个女人生了两个男孩,那么她第三个孩子是男孩的几率有多大”,更没有追问“N个人分蛋糕,人人都想要最大,怎样才能让大家都满意”,在这里,我只是想了解一下:你曾经有否结交过,嗯,所谓“炮友”的关系?
英文里,这种关系有特定称谓:Friends with Benefits,简称FWB。字面上看来,解作“带来利益的朋友”,或者,也不妨认为有“互惠互利”成分,Benefits此处大抵指的是可以享用较为安全的性却不必面临谈婚论嫁承担责任的风险。一项2009年初在美国两所大学实行的调查显示,60%的参与者有过FWB经验,这个比例是相当之高了,估计在中国会稍微低一点。根据我粗略的不完全估算,周边人群中有1/3以上尝试过FWB。
当然,变成FWB的原因各有不同。“她离过两次婚了,对固定的亲密关系兴趣不大,我乐得不用每天给一个人发信息打电话。”“认识蛮多年了,也不知怎么地彼此觉得可以试试,可能差不多时间失恋吧,又都疲倦得不想恋爱了。”“他比我小七岁,可是长得太帅,没有办法,就这样吧。”“觉得不像那么回事,学历爱好什么的都相差很大,一说话就有点不搭调,不过住得太近,他经常来帮我修修电器什么的。”
这种种现代社会里见怪不怪的情形,细究起来,通常包含着复杂的人类行为和心理。做旁观者,看小说电视剧一般,做当局者,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任何简单的分析和评判都难以真正地切入核心。
还是回到客观来。前述美国人的调查揭示出来的一些数据值得我们注意:在他们发生性关系前,FWB的友情平均长度为14个月,之后,有28%发展成了长期的FWB,其余都不能够维系下去。大约6个月为限,不再做FWB的那些或成为纯粹的朋友,这种情况占36%,或成为恋人,占10%,剩下的26%呢,就啥也做不了了,形同陌路,想想够悲惨的了。
为什么会好好的朋友不做,却冒险玩起这种存在着道德困惑的游戏?给个理由先。
正如你我脚趾头都能想得出来的那些:比一夜情有保障,比谈恋爱轻松。但,麻烦也很多,81%的人认为会带来一些情感的微妙变化,35%的承认这样对友情造成了威胁,12%的甚至觉得在性方面也导致破坏之感。好,说到此处,也许你早已经想开口询问了:那个……?Take it easy,唐纳薇愿意很老实地坦白:她因为这原因,失去了一位还算谈得来的朋友,那发生在,很年轻很年轻的时候。若时间回溯,她应该不愿意让类似事件发生了,至少,面对同一位对象时,不。
FWB大军中,只有34%的男性和26%的女性认为,他们得到过愉快的FWB关系,你也看到了,比率比较低,却也没有低到失去统计意义。事实上,就这1/3和1/4来做做分析,就足够心理学家忙到乐不可支。大体上来说,他们相信,这是反映社会变化趋势的,还会有继续发展壮大的可能。
----------摘自上海一周报,文/唐纳薇
有一个问题稍微带点严肃,以及,带点尴尬。我在询问每个人的真实答案时,都尽量小心翼翼,密切注意着Ta的表情变化。
放心,不涉及智商,不会让你回答“一个女人生了两个男孩,那么她第三个孩子是男孩的几率有多大”,更没有追问“N个人分蛋糕,人人都想要最大,怎样才能让大家都满意”,在这里,我只是想了解一下:你曾经有否结交过,嗯,所谓“炮友”的关系?
英文里,这种关系有特定称谓:Friends with Benefits,简称FWB。字面上看来,解作“带来利益的朋友”,或者,也不妨认为有“互惠互利”成分,Benefits此处大抵指的是可以享用较为安全的性却不必面临谈婚论嫁承担责任的风险。一项2009年初在美国两所大学实行的调查显示,60%的参与者有过FWB经验,这个比例是相当之高了,估计在中国会稍微低一点。根据我粗略的不完全估算,周边人群中有1/3以上尝试过FWB。
当然,变成FWB的原因各有不同。“她离过两次婚了,对固定的亲密关系兴趣不大,我乐得不用每天给一个人发信息打电话。”“认识蛮多年了,也不知怎么地彼此觉得可以试试,可能差不多时间失恋吧,又都疲倦得不想恋爱了。”“他比我小七岁,可是长得太帅,没有办法,就这样吧。”“觉得不像那么回事,学历爱好什么的都相差很大,一说话就有点不搭调,不过住得太近,他经常来帮我修修电器什么的。”
这种种现代社会里见怪不怪的情形,细究起来,通常包含着复杂的人类行为和心理。做旁观者,看小说电视剧一般,做当局者,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任何简单的分析和评判都难以真正地切入核心。
还是回到客观来。前述美国人的调查揭示出来的一些数据值得我们注意:在他们发生性关系前,FWB的友情平均长度为14个月,之后,有28%发展成了长期的FWB,其余都不能够维系下去。大约6个月为限,不再做FWB的那些或成为纯粹的朋友,这种情况占36%,或成为恋人,占10%,剩下的26%呢,就啥也做不了了,形同陌路,想想够悲惨的了。
为什么会好好的朋友不做,却冒险玩起这种存在着道德困惑的游戏?给个理由先。
正如你我脚趾头都能想得出来的那些:比一夜情有保障,比谈恋爱轻松。但,麻烦也很多,81%的人认为会带来一些情感的微妙变化,35%的承认这样对友情造成了威胁,12%的甚至觉得在性方面也导致破坏之感。好,说到此处,也许你早已经想开口询问了:那个……?Take it easy,唐纳薇愿意很老实地坦白:她因为这原因,失去了一位还算谈得来的朋友,那发生在,很年轻很年轻的时候。若时间回溯,她应该不愿意让类似事件发生了,至少,面对同一位对象时,不。
FWB大军中,只有34%的男性和26%的女性认为,他们得到过愉快的FWB关系,你也看到了,比率比较低,却也没有低到失去统计意义。事实上,就这1/3和1/4来做做分析,就足够心理学家忙到乐不可支。大体上来说,他们相信,这是反映社会变化趋势的,还会有继续发展壮大的可能。
----------摘自上海一周报,文/唐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