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我的好莱坞大学】导论:念什么也不要念电影
对我来说,电影,至今是一种怀旧的行为。小板凳,大银幕,被柳枝遮挡一点。当画面角上黑圆圈出现,一盘胶片放完的暗号来了,我立刻回过头去,等好戏开始。放映机侧面打开了,象是大活人走着,露出蠕动的内脏,胶片在强光下运行,片尾滑脱的那一刻,刷,快不及手,凄绝。戳上一盘新的,啊哈,功课又来了。胶片盘旋行走,开这个小闸,压那个小闸,我牢记每个动作,偷偷地。小时候在操场上看电影,每回都前后看的忙得要命。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我怀疑“火星的温柔小刀”见过流动放映机吗?他进电影院吗?他看的“电影”可能都是碟,地摊上淘来的。我们没见过面,但挺聊得来,聊电影,在电子信件里,我说美国片,他说欧洲碟。我顺便套出他来,本科大二,20岁,在念工艺设计。依我想像,火星的温柔小刀,这个大男孩,是浑园的,抓不到棱角的,隔着玻璃的观赏生物,面对面你也摸不到他的脉搏和心跳究竟藏在何处。新生代男孩儿似乎都长成这种样子。不过,他这一次的短信让我意外。
“快要放假了,我正在考虑退学。老师都忙着挣外快,不好好教书,两年大学念下来,我发现是浪费生命。我想改学电影,想到美国学,学些真东西,能指点一下,要是到美国学电影应该怎样作?”
我端详着信,想起好莱坞的一个绝妙说法:“从医学院出来你当医生;从法学院出来你当律师;从电影学院出来,你就端盘子吧。”务实地说,如果能到美国念书的话,念什么都不应该念电影。念完电影意味着直接排进失业的队伍。《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获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音乐、最佳美术指导)的导演李安被《时代周刊》评为“美国最佳导演”,然而,如日中天的李安当年从纽约电影学院毕业后,找不到电影的活儿,就在家当主(煮)妇,全职带孩子,是老婆上班挣钱。他这样熬了整整六年。我仿佛看到,火星的温柔小刀收拾东西,跟同学说什么,正在向老师走去着。于是我写得飞快而简短,像医生开药方,像律师庭上抢词,不,更像糙娘们儿抡起巴掌打孩子,我逼问:“现在谁给你付大学学费?爹妈吗?想到外国念电影,外语?学费?签证?大学毕业一纸证书毕竟帮你找工作!”
我简直是塞林格笔下的稻草人,怀着忧虑,独自监守在田野上,生怕孩子跑得太远,掉入悬崖。信点走了,一个念头,按奈不住冒出来,假如,只是假如,人想到美国念电影,究竟要花多少钱?
我转过来查网。看李安念过的纽约电影学院,这是私立大学,如今光学费一年要2万9千美元,再加上学电影要用的器材费,随着学习逐年上涨单交3万多美元。觉得不放心,又查著名的洛杉矶大学电影系。果然,这是州立大学,学费要低多了,一年1万5千美金。顺便看看它的医学院和法学院学费,一年学费都是2万出头,电影系真够低的。这价格挺合理的,完全没有职业前途还敢要价?然而,以我的看法,这样念电影纯粹是瞎扔钱。一年的学费够拍一部美国标准的低成本片了,交给学院的器材费够自己买设备了。念电影学院不是没有任何好处,学了满嘴术语,最大好处据说是结识同道,一起拍片。然而这样成帮伙的毕竟太少,李安那六年谁拉他一把了?
火星的温柔小刀写回来:“父母自然不是有钱人,不可能支持我到外国读书,英文在努力,但是有限。然而,我还是决定退学。我宁愿到社会上流浪,也不愿意在大学腐烂了生命。
我想拍自己的电影,我觉得电影最能传达个人目光。”
我对着信恍惚了一会儿,瞟一眼“流浪”,瞟一眼“大学”,用“电影”剪接起来。这是一个幻觉的世界。不光是火星的温柔小刀,天下人,多多少少的,都有点掉在电影里了。不管人怎么仇恨,怎么轻蔑,都相当地掉在好莱坞电影幻觉中。想一想2001年“911”那一天,人们在世界不同地方看恐怖分子驾飞机撞纽约世贸双厦的真实画面,用各种不同语言说同一句台词:“真像好莱坞电影一样。”
也许在幻觉中他看到了我。我正像摆扑克牌似的,在苹果机里挪画面。画面是数码摄像机拍的,我自己拍的,根据我自己写的剧本。我在拍自己的电影,构造我的幻觉世界。用新手段干着,我仍然觉得,电影,是一种怀旧的行为,跟消逝着的工匠有着某种秘密联系。电影大师们说了很多理论,电影传奇说只要有感觉就成,这尤其是胡扯。每一个拍电影的人都一招一招用心偷别人的手艺,自然,有着学手艺时候挨手心板,吃剩饭,吊起来被鸡毛掸子抽的残酷。但是,每当听人痛骂好莱坞的时候,我得承认,我挺感激混帐的好莱坞,我从里面和外面学到——偷到着好多东西。
火星的温柔小刀,假如能挣到念电影的钱,买个摄像机,带着走世界吧,就是到最后你并没有拍成电影,也没有什么,携带着个人幻觉的目光,已经很有电影的意思了。
我怀疑“火星的温柔小刀”见过流动放映机吗?他进电影院吗?他看的“电影”可能都是碟,地摊上淘来的。我们没见过面,但挺聊得来,聊电影,在电子信件里,我说美国片,他说欧洲碟。我顺便套出他来,本科大二,20岁,在念工艺设计。依我想像,火星的温柔小刀,这个大男孩,是浑园的,抓不到棱角的,隔着玻璃的观赏生物,面对面你也摸不到他的脉搏和心跳究竟藏在何处。新生代男孩儿似乎都长成这种样子。不过,他这一次的短信让我意外。
“快要放假了,我正在考虑退学。老师都忙着挣外快,不好好教书,两年大学念下来,我发现是浪费生命。我想改学电影,想到美国学,学些真东西,能指点一下,要是到美国学电影应该怎样作?”
我端详着信,想起好莱坞的一个绝妙说法:“从医学院出来你当医生;从法学院出来你当律师;从电影学院出来,你就端盘子吧。”务实地说,如果能到美国念书的话,念什么都不应该念电影。念完电影意味着直接排进失业的队伍。《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获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音乐、最佳美术指导)的导演李安被《时代周刊》评为“美国最佳导演”,然而,如日中天的李安当年从纽约电影学院毕业后,找不到电影的活儿,就在家当主(煮)妇,全职带孩子,是老婆上班挣钱。他这样熬了整整六年。我仿佛看到,火星的温柔小刀收拾东西,跟同学说什么,正在向老师走去着。于是我写得飞快而简短,像医生开药方,像律师庭上抢词,不,更像糙娘们儿抡起巴掌打孩子,我逼问:“现在谁给你付大学学费?爹妈吗?想到外国念电影,外语?学费?签证?大学毕业一纸证书毕竟帮你找工作!”
我简直是塞林格笔下的稻草人,怀着忧虑,独自监守在田野上,生怕孩子跑得太远,掉入悬崖。信点走了,一个念头,按奈不住冒出来,假如,只是假如,人想到美国念电影,究竟要花多少钱?
我转过来查网。看李安念过的纽约电影学院,这是私立大学,如今光学费一年要2万9千美元,再加上学电影要用的器材费,随着学习逐年上涨单交3万多美元。觉得不放心,又查著名的洛杉矶大学电影系。果然,这是州立大学,学费要低多了,一年1万5千美金。顺便看看它的医学院和法学院学费,一年学费都是2万出头,电影系真够低的。这价格挺合理的,完全没有职业前途还敢要价?然而,以我的看法,这样念电影纯粹是瞎扔钱。一年的学费够拍一部美国标准的低成本片了,交给学院的器材费够自己买设备了。念电影学院不是没有任何好处,学了满嘴术语,最大好处据说是结识同道,一起拍片。然而这样成帮伙的毕竟太少,李安那六年谁拉他一把了?
火星的温柔小刀写回来:“父母自然不是有钱人,不可能支持我到外国读书,英文在努力,但是有限。然而,我还是决定退学。我宁愿到社会上流浪,也不愿意在大学腐烂了生命。
我想拍自己的电影,我觉得电影最能传达个人目光。”
我对着信恍惚了一会儿,瞟一眼“流浪”,瞟一眼“大学”,用“电影”剪接起来。这是一个幻觉的世界。不光是火星的温柔小刀,天下人,多多少少的,都有点掉在电影里了。不管人怎么仇恨,怎么轻蔑,都相当地掉在好莱坞电影幻觉中。想一想2001年“911”那一天,人们在世界不同地方看恐怖分子驾飞机撞纽约世贸双厦的真实画面,用各种不同语言说同一句台词:“真像好莱坞电影一样。”
也许在幻觉中他看到了我。我正像摆扑克牌似的,在苹果机里挪画面。画面是数码摄像机拍的,我自己拍的,根据我自己写的剧本。我在拍自己的电影,构造我的幻觉世界。用新手段干着,我仍然觉得,电影,是一种怀旧的行为,跟消逝着的工匠有着某种秘密联系。电影大师们说了很多理论,电影传奇说只要有感觉就成,这尤其是胡扯。每一个拍电影的人都一招一招用心偷别人的手艺,自然,有着学手艺时候挨手心板,吃剩饭,吊起来被鸡毛掸子抽的残酷。但是,每当听人痛骂好莱坞的时候,我得承认,我挺感激混帐的好莱坞,我从里面和外面学到——偷到着好多东西。
火星的温柔小刀,假如能挣到念电影的钱,买个摄像机,带着走世界吧,就是到最后你并没有拍成电影,也没有什么,携带着个人幻觉的目光,已经很有电影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