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粽子最好吃?
查看话题 >胃袋惆悵
當自己不住在原來該住的城市時,往往會因為季節限定的家鄉料理,莫名其妙的產生出一種怪異的惆悵心情。

夏天的話,那就是粽子了。
以我們這種生長在「粽子天國」的小孩來說,不僅一年內的每一天,都可以吃得到「燒肉粽」這種日常餐點,遇到「端午」這個粽子的節骨眼假期,多數爸媽長輩可能還會備好料,直接就包裹蒸煮香噴噴的葉子糯米團來,直到看到會怕為止。
回到外國居住的夏季胃袋惆悵;講起來有點幸運是,長住過的城市也都在東亞,要說真有那麼難過,其實也還好,只要找到類似的東西,在發愁想念它們的時候,恰當的時機吃了那個,大部份也就沒有過不去的時候了。
剛開始在東京的那個端午節,可能是在車站看到播報新聞,內容講到粽子節包粽子的事,當下腦內劇場就演了小時候家裡包粽子的場景,甚至還有味道,除了竹葉的、還有桃子、李子的味道。
那天晚上,我特地跑到新橋站附近一家叫『米粉東』(ビーフン東,自己猜譯)的台灣料理吃號稱「東京都內最像台灣肉粽」的粽子。
老實講,粽子與台北款的相似度大約有60%,只是當天晚餐的景像駭人到難以接受,我點的那顆,竟是當天晚餐的終結,放眼望去,堪稱肉粽汪洋的桌面,真的好嚇人。
帶我去的朋友,只好點了炒米粉,把最後一顆讓給吃不到粽子會憂鬱的台灣人。
後來,在上海的端午,不知道為什麼,都是在往黃山腳下歙縣旅途中,因為很多次,我不知不覺才會記得。
上海出發的Bus ,通常會在嘉興這個以湖州鮮肉粽為名的城市暫停,在上海,這種長相的粽子,甚至就叫嘉興粽。
端午節去歙縣的每次,車停休息時,慣例是要跟大家一起去排隊買粽子到車上,渡過漫漫旅途。
有一次,一塊的朋友興奮的把買到的嘉興台灣粽套餐激動的交到我手上。
是一模一樣的長條型鮮肉粽,但加了滷花生,所謂套餐,只是加了罐鋁箔包烏龍茶而已。
還有,有一次在紐約,半夜睡不著,打開電視,正在放一部很緊張的黑白偵探片,裡頭主角在唐人街餐廳用刀叉吃粽子的畫面,也讓我覺得「這樣很棒啊」的好感,因為我幾乎不會使用筷子。
這件事,倒不是端午節發生的,只是一直想不出來是哪部電影,每次看到粽子,就會想到這個苦惱。

can(陳輝龍)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歲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1人喜欢)
- 1975年、科隆 (1人喜欢)
- 小丑先生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