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一个用第三视角审视自己的人——《局外人》有感
《局外人》本以为是一本无聊的饭后读物,但是翻看了几页之后,深深的被默尔索给吸引了。
感觉本书与《月亮与六便士》讲述的本质是一致的,我们每个社会人是否应该都是一样的呢?《人类简史》告诉我,不能一样,这样社会将停滞不前。但是,作为局外人,假若你是主人公又会被称之为异类?这份压力你能否承受呢?
你肯定会问承受什么?
你可以做到母亲过世后,说不清楚母亲的具体年龄,两次拒绝看母亲遗体,次日就与女友玛丽一起去游泳、看费尔南德的影片并上床吗?
我想或许你内心是这样想的,但是你做不出来,因为世人的眼光。
他也深爱着自己的母亲,并未不孝敬。他也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也因此走向了断头台。但是,朋友对他又是可有可无。他可以直面回答女友关于你爱不爱我的问题。"这些没有任何意义,但我很确定,她不是我所爱的人。"但是他也愿意负责,与女友结婚。
我们喜欢特立独行,但是,我们个性不鲜明。因你的灵魂没有他那么顽强。
本书最精彩的是他为朋友两勒插刀而开枪杀人之后的篇章。这其中有深刻的人性反思与灵魂研究。他活的太过真实,以至于我们不敢直面他。好像这不是他的人生,而是他在讲述一个朋友甚至可以说是陌生人的事情。并且这件事情与他毫不相关。
最终他走向了断头台,但是,这样就可以告诉世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吗?我们要活的那么一致吗?我们如果看待生死,看待人生,看待局外人呢?
本章摘录:
至于我,我也已经做好乐从头再来的准备。内心的痛苦似乎已经被突如其来的怒火消除了,七情六欲也被掏空,现在,直面星空,直面静谧的夜的我,首次将自己的心扉向这个无情的世界敞开。我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它如此和谐,如此友善,就像我一样,我觉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很幸福。因为希求善始善终,因为不愿意被视作另类,因为想获得圆满的功德,我渴盼着行刑日的到来,看热闹的人有很多,他们全都冲着我大叫大嚷,满怀仇恨。
面对自己的罪行,他一脸疲惫,不过是问了一下我是否为自己的罪行感到后悔。我稍稍思考了一下,对他说,相对于悔恨,我更愿意认为自己是厌烦了。
预审法官讯问结束后,他会送我到办公室门口,然后拍着我的肩膀,和蔼地告诉我:“异教徒先生,今天到此为止。”人们对于和自己不同的人其实有一种说不说的情感。
我越发愿意去追忆,追忆已然遗忘或者当时并不曾在意的事物。然后,我领悟了,哪怕一个人只过过一天自由的日子,他在狱中便能活过百年而不觉得日子难熬,他有太多太多可以追忆的东西,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我要指控这个人在将自己的母亲下葬时怀着一颗杀人的心。
首先我与我的同伙雷蒙密谋用一封信引出他的情人,然后让这个道德败坏的男人去糟践他。之后,我在沙滩上挑衅了雷蒙的仇敌。我从受伤的雷蒙那里索取手枪,根据自己先前的预谋,将那个阿拉伯人击毙。稍后,为了彻底了解此事,我又连发死枪,在开死枪后时,我很沉稳,从一定程度上说,可以算得上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