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气的土澳 | 悉尼很大,第一站要在歌剧院打卡
机票价格很友好,4000RMB悉尼往返,国泰香港转机。这种情况下也很难不下手,何况目的地是澳洲这样一个可爱的地方。(说好的囊中羞涩呢?)
这次是几年来自由行中最特别的:难得在一个异国他乡的目的地,能与这么多老朋友相聚。如果真是客气客气的朋友,也就会不自在地端着;然而是真的老熟人,虽说受招待也是非常不好意思,但跨半球相谈甚欢的感觉简直不要太棒。
尤其是,其中两位朋友,前一天还在米国腐败,后一天已经回到澳洲并带领我们吃喝。hmmmm地球村真是越来越小了。
悉尼出关,因为带了药品,所以选择了申报。这还是我第一次走申报通道,结果一票人站在关口,来了一只黑色拉布拉多,乖巧地转了一圈之后,即刻放行,反而比走无申报更快——那边还排着队呢。
DL在门口迎接,亲切拥抱,自拍还附送wink一枚。自此开始了我们三天见三波人的悉尼游。
第一站,总有无敌景观的MCA cafe是非常棒的选择。Cafe位于当代艺术馆之上,通过落地玻璃窗和露天景观位,歌剧院和海港大桥尽收眼底,是直观感受悉尼的好方式。
至于吃的与喝的,选择既简单又多样。在这里用餐,环境和心情更重要。





餐毕,与DL夫妇say goodbye,正式启动打卡。毕竟,从小到大总在图片上见到的歌剧院和大悉尼,“终于见到活的了!”
岩石区是传统的游客区,如果要打个比方,就好比是...杭州的湖滨?匆匆略过即可。


岩石区的街边有个门洞,沿着阶梯向上,海港大桥就在眼前。海港大桥是世界上最高的钢铁拱桥,全长1149米,被大风夹杂着的我,伴随着桥身的奋力抖动(钢铁啊,汽车开过时简直犹如千军万马),我装模作样掐了几张照片,再次匆匆略过。




环形码头连接起悉尼最具标志性的观光地,自西向东分别是海港大桥、岩石区、歌剧院、皇家植物园。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当你步行在环形码头港湾,身边来往的大部分都是游客。




作为二十世纪最为出名的世界建筑之一,如想入内参观,歌剧院提供付费tour,有30分钟和1小时之分,可选中文,分别是25澳刀/人和37澳刀/人。
当我兜兜转转沿着环形码头转到歌剧院底下,售票的同志却告诉我,今天的中文tour只剩一个小时的了。这可不是好消息,因为我只想选三十分钟的,感觉多一分钟就会过于冗长(毕竟我也不是什么建筑粉),也怕当日剩下的行程受耽搁(事实证明还是来得及)。
询问是否能够预约第二天的?答案是可以通过官网。犹豫着走了出来,心想着,那就算了吧,总会有机会。回头看了看,自己做的攻略确实也提及这一点——最好能在网上事先预订tour的种类和时间。只不过第二天确实没法往这边挪时间了,略可惜。




从歌剧院沿着海边一路步行向南,就是皇家植物园,从这里可以一直走到麦考利夫人角——同时观赏歌剧院与海港大桥的最佳之处。
皇家植物园占地30公顷,种植了近千种植物,还有各种鸟类在园内嬉耍。我们时常看到一种长嘴鸟,不停地在草地上蹦来蹦去,也不怎么怕人。
如果要在麦考利夫人角Mrs. Macquarie's Point拍摄歌剧院和海港大桥,中午11点前最佳,否则就会背光;或者在傍晚来欣赏落日也是不错的选择。我们便是在傍晚抵达。

这天傍晚的Opera House在夕阳与雨雾的不断变换中落下帷幕。
一开始悉尼的天空被云层填满,以为难以看到落日,略有扫兴,谁知随着太阳的落下,还是给了我们惊喜。
眼前就好像一部交响乐,交叠的一幕幕令人心生感动,直到曲毕,万物又再度落入冷静。









说来也是幸运。中午抵达MCA cafe时,天空还是阴沉的,没坐下多久便晴朗起来,天空好似泼了颜料的蓝色画布;临近傍晚,步行在皇家植物园,已不见了蓝色,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半边天,只有贴近海平面的那一片还有些亮光。掏出手机,在微信群里抱怨,朋友一句“等着瞧,说不定会有惊喜”,没想到真真被言中。
日落后的皇家植物园,感觉即刻被黑暗和大风所包围,游客和行人也都突然消失似的不见了踪影。从白天到黑夜,几乎没有过度感。我们从反面绕回CBD,也是第一次领略了悉尼的风,恨不得掏出薄羽绒穿上。
穿海德公园回酒店,期间路过圣玛利亚大教堂(全世界教堂都是圣玛利亚圣约翰圣blabla)等。酒店Fraser Suites Sydney地理位置相当好,步行3分钟就是Town Hall。房间大小合适且装修清爽,洗浴用品均为欧舒丹,满意。
24+小时的舟车劳顿以及一整天的精神抖擞,换来最终的倒头大睡。本日完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