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幸运
小幸运是什么?
我想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每天有成长,有进步的充实感,并且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小幸福。
刚刚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伦敦艺术大学的简介,一个朋友在下面留言:“我一个姐姐一个女儿不用高考准备入学这里了”。然后我直接回复她专业信息:”留学,有些高中两年成绩+雅思达到学校标准(预科或本科)+实践活动+文书“。然后她继续:”她都过了。“其实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想说,留学出去有两大主路径,一条预科,一条是本科,仅此而已。可是她感觉她太较真了。不过,pass掉这一关,我很nice地私聊了她:“改天约哦:)(附带笑脸图)不过我在xx地方,xx附近。”她只有四个干瘪瘪的字:“最近没空”。无任何图案和任何标点符号。OK,FINE.我当你是朋友,为了缓解尴尬,我继续:“有空再聚,我78月应该比较忙。”发现她没有回应。然后去看了一下她朋友圈,好像膝盖伤到了。继续表示真切关心:“看你朋友圈,脚怎么啦(并配图抱抱)”之后没有回应……
瞬间我有种被伤到的感觉,不过转念一想,或许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是比较容易“踢猫效应”吧!
距离上次吃饭,应该有2-3个月,聊天的主题,比较多是对方子啊吐槽孩子和老公还有家庭的不易。或许我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真的很难感同身受吧!分别时,我有真诚地嘱咐,可以反观一下这几年自己的变化。是的,问题发生了,首先要从自身找问题,而不是一味吐槽外界。带两个小孩是听不容易的,或许可以换种方式,比如请保姆,自己出去工作。虽然这样赚来的钱和请保姆的花销可能抵消了,但是,你的个人成长是一种在累积的。不管何时出来,你总是有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要不两个小孩,中间差不多3-4年的时间停滞不前,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一、没有个人独立的收入;二、没有完整的社交圈(需要有工作的圈子);三、丧失工作能力和自信;四、和另一半的交流变少;五、相对抑郁的情绪对小孩成长影响不好。个人赞同,高质量的出席胜过低质量的全陪。你陪的不是小孩,赔的是你的人生!
希望女性朋友可以勇敢一点做自己,即使出来少赚一点,你的地位也会更好,自信也会更足,人也会更美!
有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如果我们目前条件不成熟,至少可以从读万卷书开始。
世界上,超过1200个亿万富翁都热爱阅读:
比尔·盖茨每年读50本书。
俞敏洪一年就能读完600本。
马云立志要读完10000本书。
而造火箭的马斯克每天读不同学科的2本书,阅读量是常人的60倍。
我们女生一个人影响三代。多读书长见识增谈吐也是非常值得投资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