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生活
十月份的土耳其有点冷,从迪拜到土耳其,感觉一下子从最热的夏天瞬间进入了秋天~第一次来,却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此时伊斯坦布尔的天气和青岛的秋天很相似。 我在伊斯坦布尔呆了几天,我并没有找到多年前阅读《伊斯坦布尔》时,书中城市给我带来的感觉。我拿着相机,走街串巷,努力寻找书中描述痕迹,电车,清真寺,一栋栋历史悠久的老房子......试图感受那充满呼愁的城市气息。我坐在旅馆的天台,遥望博斯普鲁斯海,侧耳倾听海上传来的汽笛声,想象作者当年听到这汽笛声的感受;我游走在博斯普鲁斯海岸边,看着在海边觅食的猫和垂钓的老人,欣赏着远处的船只和飞翔的海鸟;我坐上了游览博斯普鲁斯海的船,一边欣赏落日,一边欣赏两岸处处留下的丰富历史遗迹,豪华与衰败交织在一起。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弥补我刚跨进这座城市时的失落感,原本长待的计划,缩短成了几天。 之后我去了朋友推荐的另一个城市,番红花城。朋友说,我一定会爱上它,我我莫宁奇妙的相信了,事实也是如此,它并没有令我失望。秋天的番红花城美得让人窒息。 番红花城,名字源于番红花,因种植大量的番红花而得名。17世纪的鄂图曼帝国时期,番红花城成为重要的贸易中心而发展起来,到了18-19世纪,居民开始大量修建豪宅,并完整的保存下来。
我住在一家叫YORGANCIOGLU KONAKLARI 的家庭旅馆,单间价格为60里拉,折合人民币约100元。旅馆里住着一家四口,也是当时鄂图曼时期保留下来的房子,一共三层,三层都是木结构建筑,一层外墙刷了灰泥,屋内的摆设和装饰都是沿袭几百年前的装饰。地上铺着漂亮的土耳其地毯,从一楼一直延续到三楼;所有的桌上都铺着精致的桌布;放食物的篮子也垫了漂亮的土耳其布;带着刺绣的蕾丝窗帘满满的装饰意味;整个房间温馨、精致,充满了土耳其的异域风情。和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博物馆里展示出的旧时土耳其人们房间的装饰一样,却更加的精致,生动。我瞬间爱上了这个房子,不禁心生感叹,这是不是就是生活的原本样子? 另一人让我欢喜的是,旅馆所处的位置。旅馆位于新城与老城交接处,也许是淡季,也许是不在老城中心,住店的人很少,除了我和旅馆一家,极少见到其他游人。既远离了老城的游人,又和当地浓郁的生活气氛保持一些距离。我仿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秘密天地。更妙的地方在于这里既能保有属于自己的安静,却也不偏隅,出旅馆往右走一小段路就是一个当地小市场,不吵闹不杂乱,却充满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气息,市场更像是新城和旧城的过度,出市场就进入一个完全没有游客的新城,可以更深入当地生活,同时也可以享受新城的便利。出旅馆往左走,便是老城,要路过一片寂静的区域,走上一段上坡下坡的山路,(老城是延山而建)才能到达老城最热闹的中心。
我决定在番红花城住上一小段时间,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的感受这里的一切,日复一日。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下来,旅馆的室内壁炉早就开始生火了。我穿着仅有的一件从妹妹那里拿来的她前男友的防风外套勉强熬过了土耳其的这些天。于是我跑到了市场买了一块披肩,希望能帮我熬过我在土耳其剩下的日子。 呆在小镇的这些天,基本每天都会去小市场逛逛,或者路过小市场。市场旁边有个小广场和一个清真寺,每天早晨广场上都会聚集几个卖当地蔬菜水果的小贩,而买东西的人,稀稀疏疏。每次路过我都要瞄上几眼,看看有什么水果蔬菜。偶尔会在这个市场里买些水果、零食,也偶尔会在这个地方找个安静的当地小餐馆,和当地人混在一起吃个饭。小市场里,老人居多,或坐在广场边上闲聊,或坐在小餐馆里吃饭,或安静的坐在商店门前。在这个游人甚少的地方,我像一个公然闯入的人,欧洲面孔里出现了一个亚洲面孔,还是一位单身年轻女子,是那么的突兀,每次路过,都会吸引一群好奇的目光。但我本来就是个喜欢独自乱闯的人,对于他们好奇的眼光早已见怪不怪,有时甚至觉得引起这样的好奇是一件好玩的事。但他们他们对我这个独自闯入还赖着不走的游人,表现还是友好和热情的。当我初次在小餐馆应交流不通而不知道怎么点餐时,会有旁人主动前来帮忙,帮完就又默默退出;当我找不着路,询问路人时,即使他们一点英语也不会,也会积极的帮我找到可以交流的人,有时大家还拿出手机或者找到有电脑的人家,用google翻译出来。遇到的人基本淳朴善良,热情却又主动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至于让我感觉不自在。于是我猜这是不是和他们的信仰和文化有关,曾经的繁华早已落寞,但过去文明与优雅已刻进他们的骨髓里,流露出来,体现在这精致的生活上,得体的着装上和行为上呢? 删除 小苹果与披肩
删除 土耳其的秋天
然而,这个小镇最吸引我的,却是从旅馆到老城中心地段的这条路,旅馆地处高处,我从旅馆一路走到古镇中心,从高处往低处走,古镇的一切,尽收眼底,古老低矮的木结构建筑,从在山脚下,顺着地势,沿着上上下下的小路,高低错落,在树木的遮掩下若隐若现,一直延伸到最高处。 秋天的树,叶子的颜色最多,由绿到黄到红,这山谷的建筑,配合着这一片五颜六色的秋景,美不胜收。安静的小路,游人和当地人都很少,偶尔有一两个当地人相向走来,成了点缀小路的风景,黄色的落叶偶尔在拐角处成片出现,好像要在这美景里尝试制造一些惊喜。而让这一切变得更加生动,美好的,是这里的猫,他们更像当地的居民,随时随地冒出来,在墙角下,在楼梯处,在围墙上,都有可能与他们相遇,或与你对视一眼,或挑逗你几下,或自顾自的晒太阳。
我太爱这段上坡下坡的山路了,因为这段山路,才得以把游人与旅馆这一带分开,使得从旅馆到老城中心的路上,我可以一个人一边慢慢品味着一栋栋三百年前修建现在依然完好的老建筑,又可以一边贪婪的独受着这秋天如画般的美景,偶尔还可以停下来拍拍随处可见的的猫。在这样的美景里,独自行走,我经常有种错觉,我是不是生活在某个画家的油画里? 我就这样假装生活在小镇里,假装自己是当地人,按着当地人的步伐生活。一个人每天都在这个地方来来去去,无所事事,我有种已经在小镇生活下来的感觉,开心的和每一个与我眼神相遇的人打招呼,假装我们认识了很久。








在老城区里,我遇到很多游客,大多数都是成群结队一日游,买完纪念品,逛完著名景点,就又匆匆集合离开。也许他们看到了小镇的落日,也许他们也在这美丽的老建筑里穿行,浏览了古镇秋天美景,同时还看到了为游人们准备的各种商店和纪念品。他们或许感叹番红花城很美,或许对这美景不屑一顾,失望离开。但是匆匆忙忙的人很难去体会,静坐在小镇的某个角落,安静的喝着一杯奥斯曼帝国咖啡,不顾时间流逝,细细品味着眼前美景和咖啡的感觉;更不会明白,在古城里,某个有阳光的日子,蹲在风景甚好又四下无人的角落,一个人与猫相逗的乐趣;不会理解早晨起来,没有目的闲逛的悠哉;在某个转交的地方发现一家好吃的当地餐厅时的惊喜;发现一处无游人踏足的美景时的兴奋……太多的美景,需要我用一颗荒度时光的心去体会去感受。 游客们来了又去,也成了我的风景。 删除 卖日耳曼咖啡的老人 删除 番红花小镇两个路上相遇的老人在打招呼 删除 家门前闲谈的老人 删除 随处可见的猫 删除 猫.喵 删除 (选填) 图片描述 删除 (选填) 图片描述 删除 恋上一棵小草的野猫 也许这就是我喜欢一个人旅行的原因,放下一切,静静的思考,安静的享受当下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