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篇:法国古典主义悲剧
上次我们聊到了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中的悲剧,今天来看看喜剧。
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杰出代表,而他本身也是一名演员,代表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吝啬鬼》《伪君子》《史嘉本的诡计》。莫里哀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创作奠基阶段,以滑稽剧和情节喜剧为主,比如剧本《冒失鬼》。第二阶段是古典主义喜剧开创时期,主要是社会问题剧。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系列杰出讽刺喜剧,第一个剧目就是《可笑的女才子》,该作品讽刺了贵族沙龙文学咬文嚼字、故作风雅的恶习。《妇人学堂》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形成,开了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之先河。在这里,不得不说,莫里哀对中国剧作家的影响也很大,比如曹禺、郭沫若、胡适。鲁迅先生受莫里哀影响巨大,他在读过莫里哀的《狂人日记》之后受到启发创作了自己的《狂人日记》。

第三阶段是莫里哀创作的全盛时期,也是他与教会和封建势力斗争最激烈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他的很多名作。《伪君子》是五幕诗体讽刺喜剧,是莫里哀最优秀的喜剧作品,作品揭露了宗教骗子,代表了莫里哀一生创作的最好成就。《恨世者》讽刺了贵族勾心斗角、虚伪做作。《吝啬鬼》又译为《悭吝人》,取材于罗马喜剧《一坛黄金》,作品嘲笑资产阶级贪婪、吝啬和虚荣,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本性。作者用夸张讽刺的手法,成功塑造了贪婪吝啬的高利贷者阿巴贡这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守财奴形象,揭示了拜金主义的罪恶,揭露了被金钱扭曲的人性。

第四阶段就是莫里哀的创作晚期,主要作品是轻松幽默的滑稽剧和芭蕾舞剧,比如《醉心贵族的小市民》《无病呻吟》。《史嘉本的诡计》是最富人民性的剧本之一,莫里哀用闹剧手法,赞扬了仆人史嘉本的智慧和胆识,嘲笑了上等人的昏庸、愚蠢,显示出蔑视封建等级观念的民主倾向。

接下来我们详细看一下《伪君子》这部作品。《伪君子》的主人公是答丢夫。他是伪善的没落贵族,是一个职责宗教骗子。他是全剧的中心人物,是伪善的化身,集中体现了伪善的恶习,具有高度的概况意义。他善于把“世人尊敬的东西”当作工具,骗取人们的信任,作为达到卑鄙目的的跳板。答丢夫作为伪善者的丑恶嘴脸是通过他的“贪食、贪财、贪色”的行径暴露出来的。答丢夫的伪善具有巨大的危害性,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

这部作品遵循了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情节单纯集中,都是表现答丢夫的虚伪与欺骗;并且时间控制在24小时之内,地点就是在奧尔贡家里,而且只有一个客厅的布景。全局结构严整紧凑:主要人物答丢夫到了第三幕才出场,但是开幕人物的议论就已经暗示了他的作为、欺骗、影响和权威。这部作品喜剧还有机结合了多种戏剧元素:民间闹剧(打耳光、隔墙偷听、桌下计),风俗喜剧(奧尔汞的专横,达米斯的反抗和被赶出家门),悲剧(几乎家败人亡)。作品中人物语言也高度个性化,如答丢夫语言矫揉造作,长篇大论的玩弄教义,符合他伪善的性格;桃丽娜犀利明快生动的语言显示她爽朗的性格和来自民间的智慧。
在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史这一部分,我们除了要了解喜剧悲剧及其代表人物,还应该知道下面两个人物。 一个是布瓦洛,他是古典主义理论家,最大成就是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的艺术》。这部作品强调“理性”是文学创作的最好准则,全面系统阐述了古典主义的美学观点和创作原则,被称为“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作者由此获得“古典主义立法者”的称号。

另一个是拉封丹,他以寓言诗著称,他的作品《寓言诗》通过动物世反映现实生活,动物映射现实社会中各阶层的人。

这一部分文学史就介绍到这里了,下次再会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