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诗经·麟之趾》想到的
憂傷的大森林。 美麗的鹿蹄草。 ——《七葉夢》最後一句話。 昨晚在办公室給朋友們講了《詩經·周南·麟之趾》。 後世一解釋為“麟,馬蹄”,就已經失之毫釐差之千裡了。 麒之趾,趾,枝也。開枝散葉,周之分封制、宗法製之象形也。 麟,鹿形。精足者,鹿也;氣足者,龜也;神足者,鶴也。 子孫繁盛,自然需要精足。此中國人重視子孫繁衍生息也。故民間有“麒麟送子”說。 鹿生長在森林,而不是草原和農村,更非城市。 麟之不見,也意味著森林的減少。森林是人類的搖籃,靈氣滿滿。人類離開森林越久,靈氣越枯竭。想要憑頭腦的發達重返童年,上帝都笑掉大牙了。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