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每个年龄都会有一些感悟,很多道理,师长讲过好多次的,在长大的某一瞬间突然顿悟。
高中时候在日记本记下,感觉自己在成长的岁月中,棱角逐渐被磨平,成为一块光滑的鹅卵石,那种感觉称不上悲哀,也称不上喜悦,是一种长大的成就感。后来在一位男同学的文章中看到类似的话语,颇有知音之感,再后来看很多青春文学后发现好多人写过,这好像是很多人的青春之感。
工作之后,常常回家和妈妈吐槽很多事情,反被吐槽说,姑娘你还不知道世道是这样吗?最常出现的话题是,我身边的某个人怎么样,我不喜欢他。或者某个人处理某件事情的方式多么让人无语,怎么能这样做,就算旁人不说,自己就不觉得吗。我一向比较天真,喜欢黑白分明的世界,也曾故作世俗,在旁人面前表现的豁达和坚强,这样的我私底下非常辛苦。我可能就是那种与人相处劳神费力的人,有一部分的困累来源于社交。一个人的为人处世,难道没有一些基本的准则吗,例如诚信、公正;没有这些基本准则他们竟然还能在这个社会好好的活着吗?至少应该被周围人唾弃吧?不是的,这个社会并不是。一个男孩为了前途追求一个家境好的女孩怎么了?父母为了自己的儿女钻点空子又如何?这是社会的潜规则吗?与不喜欢的人相处是一项社交能力,我可能永远也学不会。或者我很难有喜欢的人。处女座的性格在我身上的体现是精神洁癖,再加上从小生活的单纯环境,我可能在这个社会自如的生活有些困难。
但是我却对很多“鸡汤”有了感同身受。前几天读到毛姆的一段文字。“那时,我还没有懂得人性是如何矛盾,我不知道真诚中有多少做作,或者,邪恶中有多少善良。如今我是充分懂得了,小气与大方、怨怼与仁慈、憎恨与热爱,是可以并存与一颗心中的。”诚实来说,我不能“充分”感受,只能大概感知,我是在“长大”了。我现在还不能平静地叙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难免个人色彩严重,却也渐渐懂得,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风骨,我得按照自己的想法过生活。不喜欢也就不喜欢了,不想做也就不去做了,学得会拒绝,慢慢看自己的未来。大学的时候第一次从室友的嘴中听到“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大的成熟”,惭愧的是三年过去了,我几乎一事无成。
现在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爱自己喜欢的人吧,跟着自己的想法走吧,人生也不是那么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