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博物馆
查看话题 >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英国300年“心灵风景”教你看!
你很难读完一整本书、听歌不耐烦前奏、讨厌电影院不可以快进……那么,到底“什么值得被观看”?
他很不受上流社会的待见,因为他作画很“粗野”,像一头野兽面目狰狞地立在画布前;
为了达到他所需要的效果,奶油、巧克力、蛋黄……都可以充当作画的材辅料;

在画上吐口水,来增加它的透明感;

为了绘出暴风雨中的船,他让人将他绑定在桅杆上4个小时;
他的画风影响了印象派画家,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雷诺阿等人都对他倍加推崇;

他的头像被印在新版20英磅的纸币上,因为银行认为艺术家及其作品最能勾勒社会、思想、文化的价值……
而他就是被称为英国风景画的莎士比亚—透纳!

这个极具传奇和争议人物的3幅作品已飘洋过海来到上海,和其他53位画家一起出现在中国迄今最大规模的英国风景画展上。
由上海博物馆举办的特展--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共计有71幅作品、54位画家参展,时间跨越了3个世纪。
“风景画”看英国
有人提到西方艺术重心时这样说“15、16世纪的艺术属于意大利,17世纪属于荷兰,18世纪属于英国,19世纪属于法国……”而英国为西方艺术做出最大的贡献,就是“风景画”。

看完画展的朋友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英国风景画里的天空感觉总是阴沉沉,却又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
其实,除去前期英国工业革命后污染的现实原因,还有就是它特定的气候,冬天里阳光总是很吝啬,似乎睡个懒觉就错过了,而夏天却不知不觉就到了午夜——天黑得很晚;冬天的草坪是绿的,夏天却常常泛着枯黄;不管对与不对,人们总是会抢先于别人道歉……这些看似很奇怪的现象,却很英国。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位和透纳齐名的画家康斯特布尔对自己创作的解释中找到原因所在,他说“我生来就是为了描绘更幸福的大地——我的古老的英格兰”。
正是出于对祖国的爱,英国的画家们才能创作出这一系列被称为“心灵风景”的画作。它们已超出了一般对现实的描绘再现,由心灵迸发的灵感传达了一种态度。
它不仅仅是对自然山水的描绘,更深入探索了几百年来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使我们得以看到迄今为止一些最杰出的艺术心灵对自然的感知。

泰特美术馆国际收藏展览部主任丹尼尔·斯内特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说:
“泰特这次来上海,我们想提供给中国观众一个与英国艺术相关的调查式展览,风景画作为英国艺术的典型代表,其历史脉络相当深远,虽然中英风景画家创作与介入艺术的方式各不相同,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连结是超越国界与时空的。我们选取了自己收藏中不同时期的重要风景画艺术家的代表作,每一件作品都讲述了不同的故事,展现了‘英国风景’(British landscape)的不同侧面”。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泰1897年由亨利·泰特爵士创立,是英国泰特四个美术馆大家庭中最早的展馆,其以收藏和展示15世纪至今的英国绘画和各国现代艺术著称,而其收藏的透纳作品堪称是世界上最完整的。

泰特每年会有6-10个大型的跨国项目,而此次合作是到目前为止来华的最大英国风景画展,这也是其重要的跨国项目之一,单就策展和筹备就耗费了两年多时间,在无数次的磨合沟通之后,最终促成了此次合作。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上海博物馆作为一个中国古代艺术的博物馆,不仅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还要承担起传播世界优秀文明精华的责任。承担这种责任的同时,希望把东西文化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那么,就让我们走进上博吧!让我们不出国门,来一场英国风景画艺术的最高峰之旅吧!
展览分为五个板块:现实与梦想、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与印象主义、现代早期风景艺术、现代晚期风景艺术。
现实与梦想
风景画的表现主要有两大倾向:或是对某些特定地点的描绘,或是理想化风景的创作。

扬·希勃瑞兹《泰晤士河畔亨利镇的彩虹风景》的画面中从田野、码头、啤酒屋,到云彩霓虹,无不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将风景作为背景的手法,不仅能将人的特质体现出来,亦等同于将人放回到自然直接去观看与审视,约瑟夫·莱特在画中描绘了手持哲学书的绅士,斜倚在茂密的树林中的场景,这无疑增加了画面无限延伸的时空。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古典主义风景画的艺术家,约翰·瓦莱的《古城郊区》展现了古典主义的静谧之美。

18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思潮袭来,抒发人的情感比遵守传统美学更重要。表现对大自然的情感反映成为艺术家更为追求的母题。因而,极端的地理现象——灾难成为了当时典型的刻画主体。

透纳的画,往往有支配自然的力量来让观者情感波动。这幅画记录了雪崩的一个瞬间,这不可能是亲眼所见,但这就是我们的情感所知的那个瞬间,大量冰雪从山顶倾泻而下……而我们似乎成为其中的亲历者。
自然主义与印象主义

这是一幅尚未完成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地方已经刻画的很细致,而有些地方没有,或许对有些画家来说是刻意而为之,但是康斯特布尔是一个自然主义画家,他对自然的真实回归程度要求极高。
康斯特布尔的雪花
康斯特布尔创造了一种画法,名为:康斯特布尔的雪花,即在水面上绘上白点,以表现湖面的反光。
这种画法对后来的印象派画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法国印象派对英国画家的另一个影响是题材——描绘农民

伦敦北部一处农田中的劳作场景。展签提示,画面中原本只有两个穿着朴素的农民,但画家为了“提高作品被出售的几率”,他又加上了一个穿着粉色裙子的小女孩,以家庭氛围冲淡严寒中劳动者的艰辛——除了庄园、旷野,当时的中产买家并不喜欢“真实”的农村场景。
现代早晚期风景艺术

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风景艺术呈现出一种既锐意创新又极端保守的双重性。包括詹姆斯·迪克森·英尼斯、爱德华·沃兹沃斯和伊冯·希钦斯在内的艺术家们,对欧洲艺坛的激烈变化做出回应。在他们的作品中,不难看到野兽派、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的痕迹。
而到了20世纪中后期,英国风景绘画艺术仍然在不断创新,如今其依然被视为对英国视觉艺术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画布上反复被刮平的颜料,营造出一种抽象感的同时,奥尔巴赫将奥维德《变形记》的传说在画布上自由地诠释:“仙女卡利斯托和她的孩子被善妒的天后朱诺变成了熊,因而朱庇特把她们提升到天界,成为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画面中的笔触、线条仿佛幻化成闪亮晴朗的星空下,散布着树枝,人行道或者灯柱,人们在此可以想象出英国的夜空与城市。
近三个世纪以来,塑造英国国家精神的文学、哲学、政治和社会背景,这些伟大的作品因此也被置于其中。正是通过对风景的挥洒描绘,英国艺术家找到了理解国家命运的关键所在。
在看完这些画作之后,我们寻找风景画中中英两国之间的联系,以及共通的“心灵风景”。
英国风景画对中国现代绘画的影响
20世纪初,徐悲鸿等中国大画家前往欧洲学习艺术,回到中国,建立了中国学院体系。英国风景画对中国现代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英国风景绘画和中国文人山水
英国风景绘画凸显的是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敬畏,是神性与人性的共鸣。与之不同,中国古代文人画家更多的是试图将自己隐没到一个理想化的意象风景之中,无我,忘我,与自然万物合而为一。
正是基于这样不同的自然观、信仰观,最终造就了英国风景绘画和中国文人山水这两大东西方艺术的典型样式。
英国风景绘画艺术直到目前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并在进入到现代还充满着无限的新意与可能;中国文人山水则在现代逐渐没落,这不仅是古代文人书画皆优在当代几乎无法复制的现实阻断了创作人群,还在于其发展观的落后:不顾个人情感体验忽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相关。
所以,我们在坦然笑对过去时,更要在学习中知道现在,知道未来。
人们需要定义什么是值得被观看的风景
2012 年透纳奖的获得者 Elizabeth Price 告诉《卫报》:“我讨厌人们总是说艺术需要变得有趣,或是艺术创作需要让大众‘参与进来’。不,我不认为这是必要的,实际上大部分的‘参与’都把公众当成低龄的婴儿来讨好,不鼓励人们有任何思考和反思。”
在本次“心灵的风景”的执行策展人Anne 眼中,这并不是个新问题,最初风景只能作为肖像画、宗教、神话类绘画的背景认识到自然美,以及早期风景画创作者在艺术创作和买家品味之间进行的微妙把握一样,“人们需要定义什么是值得被观看的‘风景’”。

摒弃重口味,才得见“心灵的风景”!
其实,就目前来说,整个中国也在面临“取悦大众”的困扰,都在重口味——梁文道在2013年接受采访时这么说过,推而广之:重口味是当下的碎片化阅读的衍生,在“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下,毁掉的不只是生活的想象力,也在毁掉大众的审美力,它让我们再也欣赏不了复杂的东西。

你很难读完一整本书、听歌不耐烦前奏、讨厌电影院不可以快进……
所以,我担忧周国平的话成为现实: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

庆幸,有这次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来到中国。透过此次画展,英国的艺术家和大众把用了三百多年讨论 “什么值得被观看”的经验分享给了我们!
每一片风景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属性,风景画历经三百余年反映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艺术心灵对自然的影响力亦正在被无限放大,而美从来不是把公众当成低龄的婴儿来讨好,它鼓励人们进行思考和反思。
摒弃重口味,才得见“心灵的风景”!只有从自己做起,才可以影响我们的后代孩子们,建立生活的想象力,竖立审美力!

明天就是六一节了,端午的小长假也不远,再过不多久就是暑假了,是不是开始计划和孩子出门了呢?
强烈建议:带孩子一起到上海来看“心灵风景”吧!
参考资料
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展览序言、展签
《卫报》、《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的相关内容
《透纳先生 Mr. Turner》(2014)导演:迈克·李
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
展出地点:上海黄浦区人民大道 201 号上海博物馆第二展厅
展出时间:4月27日~8月5日
看展功课
《世界名画之旅》 日本NHK 33集的纪录片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3175859


《艺术的力量》 英国BBC 8集纪录片

小时光大视界
让大人带孩子一起见识世界
本文部分配图转自网络 其余为现场拍摄
欢迎关注 小时光大视界 ID:lit1me
本文画作图片版权©Tate Britain,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